中共黨報籲非武力處理群眾事件被批官樣文章

標籤:

【大紀元3月2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六日電)中共中央黨校校刊「學習時報」呼籲地方政府在應對群體事件時避免使用武力,美國之音引述分析人士批評說,「學習時報」是在做官樣文章,因為中國政府並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制止地方政府對抗議民眾使用高壓手段。

中國近年來民眾抗議事件急劇增加,普通老百姓由於不滿官員腐敗、貧富差距擴大和土地被無理徵收等原因走上街頭。這種抗議活動有時因為當局應對不當而升級,乃至失控。

湖南省永州這個月早些時候一些民眾因不滿公共汽車漲價而舉行的抗議最後吸引了約兩萬人參加,並發生嚴重警民衝突,導致多人受傷,有關當局甚至調派軍隊前往維持秩序。

三月二十一日,江西省貴溪市再度發生群體性抗議事件。目擊者說,反對貴溪與臨近的鷹潭市合併的數千名抗議者堵塞了一條主要鐵路長達幾個小時。最後當局出動防暴警察,用催淚彈驅散了抗議人群。

旅居美國的「北京之春」雜誌主編胡平接受採訪指出,中國各地有關當局大多以暴力手段來對付近年來此起彼伏的群體抗議事件,對所謂「和諧社會」的外觀,有相當負面的影響,但各級政府沒有足夠的意願去傾聽民眾的訴求。

胡平表示,面對不斷出現的民眾抗議活動,中共高層總要有所表示。但「學習時報」的文章基本上是官樣文章。因為從目前群體事件來看,民眾提出的大多是一些非常基本的要求,是符合現行政策法規的合理要求,但地方官員不但不允許民眾通過合法的途徑去實現這些合理願望,反而採取高壓手段,對此,中央政府並沒有強力制止。

胡平分析說,因為中國地方政府覺得如果民眾能夠這樣達到目的,那麼民眾可能就會提出進一步更高的、同樣是非常合理的要求,所以必須不斷壓制民眾的胃口,讓民眾不會提出一些更高的、更根本性的主張。

他指出,廣東的太石村事件、汕尾事件,就看的很清楚,這些事情都鬧這麼大了,都出了人命案了,流了血了,中央也聽之任之,現在說這種話會有多大意義呢?

他認為,中共高層把日益深化的官民矛盾、警民矛盾看作是對其統治地位的潛在威脅,因此高調提出建立「和諧社會」。如果「學習時報」的文章傳達的是中共高層的資訊,其目的也是希望在某種程度上緩和社會矛盾。

「學習時報」的文章指出,政府應當通過行政和經濟手段解決抗議者提出的問題,避免以武力來控制抗議活動,因為這樣會激化矛盾。

文章還敦促地方政府和警方區分集體求助和違法活動,並要求各級政府做出更多努力,通過縮小貧富差距和東西部經濟發展的不均衡狀態來防止群體事件的發生。

相關新聞
強制拆遷 山西爆群毆事件
中國黨政人員公費出國不勝計數  年逾三千億
白俄羅斯情勢觀察─獨裁與民主的蛻變
中共黨報指房地產市場虛火過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