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公海魚種過度捕撈 聯合國提出警告

標籤:

【大紀元3月5日報導】(中央社羅馬五日法新電)聯合國糧農組織今天對數種被捕撈的公海魚種表達「嚴重關切」,並呼籲對魚群實施更完善的監測與管理措施。

總部位於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在「世界漁業及漁業養殖的現狀」報告中說,「完全或部份在某些國家管轄海域以外的公海上捕撈的特定魚種的狀況,值得嚴重關切」。

這份兩年出版一次的報告說,在受監測的魚群中,有百分之十七過渡捕撈,百分之七已捕撈殆盡,百分之一正「由捕撈殆盡的狀態復原之中」。

根據這份報告,即使魚群過去十五年來數量穩定,「半數以上的高度遷徙性鯊魚群與百分之六十六的公海與跨界魚種被視為過度捕撈或已捕撈殆盡」;報告提到的魚種包括海鱈、大西洋鱈魚、橙連鰭鮭、象鮫與藍鰭鮪魚。

聯合國糧農組織漁業部助理總幹事野村一郎在報告中指出,「雖然這些魚群只是世界水產資源的一小部份,卻是一塊龐大的海洋生態系統現況的關鍵指標」。

他呼籲落實更謹慎和有效率的漁業管理措施,以重建瀕危魚群,並防範受過度捕撈的魚類持續減少。

二零零四年,全球海撈魚貨共九千五百萬公噸,養殖魚四千五百五十萬公噸,市價共值七十一億五千萬美元。

其中供人類食用的達到一億零五百六十萬公噸,平均每人每年吃掉六點六公斤。人類所消耗的動物蛋白質當中,有五分之一是靠魚提供。

中國的魚產供應遠遠超過其他國家,二零零四年魚產量達四千七百五十萬公噸,包括一千六百九十萬公噸的捕撈魚,及三千零六十萬公噸養殖魚。

二零零四年捕撈量最大的魚種是秘魯鯷魚,達一千零七十萬公噸,其次為綠鱈,達兩百七十萬公噸。

聯合國糧農組織表示,二零零四年養殖魚的市佔率成長百分之三十二點四。

相關新聞
淡水河20萬尾烏仔魚 確死於缺氧
人工浮魚礁聚魚  基隆嶼紅目鰱漁穫量大增
安理會可能通過封鎖北韓船隻航行公海
美媒體:安理會制裁北韓 後續發展待觀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