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2006年Q4台灣顯示器銷售衰退

標籤:

【大紀元3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九日電)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2006 年Q4電腦顯示器追蹤季報顯示,台灣地區整體PC顯示器市場受限於通路庫存無法順利消化以及開放市場需求衰退影響下,總出貨量達49萬6486台,較2006 年Q3衰退15.9%,與2005年同期相較,出貨量成長4.7%。

IDC台灣顯示器資深分析師金惠珍指出,顯示器開放市場 (不和電腦一起搭售的顯示器)與封閉市場 (與品牌電腦一起搭售的顯示器)在Q3銷售成長後,在Q4初期,代理商和終端通路商為了避免進貨成本的增加而在Q3 大量備貨,使得廠商在Q4的出貨受到通路庫存偏高影響下而減少。

雖然廠商寄望12月資訊電腦展的買氣,但由於消費者仍在觀望Vista效應下主流尺寸以及大於20吋液晶顯示器的降價空間,延遲購買顯示器,使得消費市場的需求依然冷清。

在商用需求方面,因政府預算延遲及標案轉換期間因素,使得Q4整體商用市場的需求也不如預期,因此整體開放市場銷售在Q4衰退,總出貨量達43萬6547台,較Q3 衰退18.4%,但較2005年同期成長10.6%。

在封閉市場方面,雖然台灣地區桌上型電腦總出貨量較Q3衰退6%,但因廠商針對17吋液晶顯示器大力促銷,使得整體封閉市場總出貨量達5萬9939台,較Q3成長9.1%,但較2005年同期衰退24.8%。

在尺寸的出貨佔比方面,19吋佔液晶顯示器開放市場的主流,但由於大於20吋液晶顯示器的出貨佔比大幅成長,因此19吋液晶在開放市場中的佔比稍微下降,佔57.4%;20吋機種只佔開放市場的5%;22吋寬液晶顯示器在廠商大力降價促銷下出貨佔比在Q4開放市場已達10.2%。

金惠珍說,2007年雖然可以藉由Vista刺激桌上型電腦的換機和升級潮,進而帶動封閉市場的出貨,但由於主流尺寸以及22吋寬液晶顯示器在開放市場中的終端售價快速滑落,加上多家面板廠加入競爭下,降價速度將快過預期,因此封閉市場的出貨將不會有突破性的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22吋寬螢幕之外,2007年下半年將可看到24吋、26吋、28吋,甚至30吋寬液晶顯示器產品問世。

相關新聞
遊客消費成經濟支柱 日本「觀光立國」見效
中國房企遠洋集團遭清盤呈請 股價跌10%
人民幣遭遇多重貶值壓力 今年已下跌逾2%
不敵價格戰 日本車企5月在華銷量均下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