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績工程 原來是官員評判標準作祟

梁治

人氣 6

【大紀元4月2日訊】有什麼樣的評判標準,就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比如,用員警抓獲小偷的數量來衡量社會治安好壞,就會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結果:一個地方原本治安很好,小偷銷聲匿跡,根本抓不到小偷,而另一個地方治安很壞,小偷成群結隊,今天抓一個,明天抓一個。結果該地方的員警被認為成績突出,受到嘉獎。還有,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中國中國政府驕傲的宣稱,今年破獲了多少大案要案,平反了多少冤假錯案,抓住了多少貪污分子,比去年提高了多少多少等等,其實,說白了這是把污點當作成績,把醜當作美的一種表現。因為,大家知道犯罪現像是越少越好,監獄裏關的的人也是越少越好,但“提高”的他、潛臺詞當然是犯罪現象越來越多,抓進去的人也越來越多,這還有什麼臉津津樂道呢?

對官員的評判也是這樣的,如果標準不合適便會產生很惡劣的結果。有一個評判標準,那就是政績。政績是什麼?據說一是基礎建設數量,二是招商引資數量。許多地方就是用這兩個標準來評判官員的政績的。為了所謂的基礎建設,許多官員不顧當地的實際需要,大興土木,搞起了面子工程,勞民傷財,只供一時之需,卻不顧長久打算;為了所謂的招商引資,官員們使出了渾身解數,一些市縣鄉還把招商任務分配到每一個官員頭上,只要這個官員為當地引來了資金,那麼不管他到底怎麼樣,都頭仰得高高的,受到各種嘉獎和重用。記得前幾年我到陝西彬縣採訪時,那個辦公室主任就說到,我們這裏招商引資很重要,你要能弄來錢,不要說提成,就是各種獎勵也會美死你,尤其是政治榮譽,可以使你一步登天。因此,在中國的一些地方,常常會有官員們放下手頭的工作,全員招商引資的現象。

在這樣的評判標準下,許多官員不謀正業,醉心於做面子工程,不是許多地方先後出現許多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嗎?過去我總不理解官員們為什麼要搞這些工程,難道他們的上級就不知道制止這些花架子嗎?現在明白了,原來是為了政績考核。一個縣,一直盛產奶牛,新縣長來了後,搞起了奶牛城,於是整個縣城變成了奶牛街、奶牛廟、奶牛路等,他還要求人們在縣城塑造了一個巨大的奶牛像,來顯示奶牛尊貴、繁榮和富足,並且定期舉辦奶牛節,把奶牛們披紅掛彩招搖過市。就這樣在這位縣長的帶領下,全縣人民積極搞起了花架子,繁榮起來了。而縣長也從中得到了實惠,很快因為“政績”突出,調到市里高就去了,而全縣人民卻因為“花架子”留下的巨額虧空至今還無法償還呢。

還有,許多官員為了招商引資,對“外商”的各種屈辱條件都答應,就象過去的慈禧太后一樣。有一個地方引了3,000萬元外資,建了個造紙廠,項目上馬時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因為污染太嚴重,而該造紙廠卻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但是,負責人力排眾議,專案最終還上馬了,儘管取得了一些回報,但也僅僅只有四年功夫,造紙廠的污染使得昔日清清的河水變得黑黝黝,黃混混的,周圍老百姓吃盡了苦頭,至今仍舊在上訪途中。

在中國,你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道道公路筆直而去,一個個花園璀璨而現,但往往是剛建時富麗堂皇,用不了多久便破破爛爛的,為什麼呢?因為它們常常是為了領導們的政績需要,而不考慮實際需求,也不管實際財力物力的承受能力。建成後,一般都沒有人去維護,領導走了,下一任便會任其風吹雨打去。西安城運村,是八年前的一個重點專案,為了迎接城運會在西安召開,花費鉅資上馬的,可是城運會一結束,便再沒有人管了,如今的城運村破破爛爛,地面開裂,花草枯萎,大門緊閉,蛛網橫結,一幅破敗的樣子。

昨天看《新聞聯播》,發現了這麼一個新聞,在南方高密市,已經對官員的考核標準進行了改變,就是不再以基礎建設和招商引資作為評判標準,而主要看優化配置和民生指數。它舉了一個例子,該市曾經有一個項目招商,有上億的的企業和上千萬的企業,最終他們選擇了那個四千萬的企業,因為這個企業能對產生的廢渣進行再生利用,而其他的企業往往倒進河裏污染了環境。

這無疑是一個好的開端!以民生和資源優化配置為官員的考核標準,無疑會杜絕那些面子工程,杜絕那些喪權害民的招商引資行為,但這個經驗能使其他城市接受嗎?能徹底改變中國官員過去的評判標準嗎?難啊,我希望這不是人們的回答!

轉自《民主論壇》(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梁治:汗顏的悔過書
中國媒體招聘欺詐有辱陽光產業的稱號
昝愛宗:敏感時期說敏感——中共三月"敏感月"(下)
政協炮轟國家大劇院 暗揭江醜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