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4月24日報導】(中央社莫斯科二十三日美聯電)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今天去世,享年七十六歲。葉利欽促成蘇聯最終的垮台,並且推動俄國迎接民主與市場經濟。

葉利欽為俄國帶來民主與市場經濟,但許多俄國人也記得在他主政期間,國家面臨嚴重衰退。

葉利欽充滿矛盾,在共黨主政時期,他矢言對抗貪污,他的民意支持度因而居高不墜,然而在他擔任俄國首任民選總統九年期間,在國營事業轉為民營的過程中,他未能或不願防止國營事業遭到劫掠。

葉利欽堅定捍衛媒體自由,卻是個操縱媒體的高手。

在任期間,葉利欽盡可能凝聚權力,卻在一九九九年底一場戲劇性的新年演說中全面釋權。

葉利欽最偉大的時刻往往突然而且短暫。一九九一年八月,他站上坦克車頂,防止一場政變發生,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他又帶頭和平終結蘇聯。

葉利欽顯然是個不屈服於困境的人。一九九六年他參選爭取連任,當時他身患心臟病,又面臨可能遭到共產黨競爭對手擊敗,然而他全神貫注,一路撐過選舉最後數週。挑戰讓葉利欽從一個病情正在康復的病人,變成一個活潑好動,還可以跳上一段舞蹈的候選人。

但是葉利欽是個無法持之以恆的改革者,他對於日常政務興趣不大,總是將俄國數不清的問題歸咎於部屬。

葉利欽利用武力解決政治爭議,損害了民眾對於他支持民主的信心,但他辯稱這是為了讓國家完整的必要之舉。

一九九三年十月,強硬派支持者在莫斯科街頭引發暴力衝突後,葉利欽派出坦克和軍隊清剿他們所盤踞的國會大廈。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葉利欽對南部的車臣共和國分離份子開戰。

車臣戰亂中造成成千上萬人死亡,受盡屈辱的俄軍最後戰敗,於一九九六年底撤出。戰爭無法解決問題,一九九九年秋天,俄軍再度進入車臣,恢復戰鬥。

葉利欽在位最後數年,一直為健康問題所苦,經常顯得與外界脫節。他常常回到莫斯科郊區的官邸,連續幾天不進克里姆林宮,有時甚至是好幾週。當時俄國接連發生危機,葉利欽卻似乎越來越少現身。

葉利欽推動許多民主的基本原則,確保言論自由權利、私有財產與多黨選舉,並且開放貿易與旅遊。

葉利欽推動自由市場改革,使俄國出現私營企業,並允許外資進入。在外交政策方面,他確保俄國在前蘇聯時期衛星國家的獨立、監督裁減軍隊與武器,並與西方國家領袖發展熱絡的關係。

這是葉利欽民主的一面,他更於一九九一年八月,號召成千上萬名俄國人,反抗強硬派發動的政變。在他將近十年的領導中,他仍是俄國反抗共產主義最堅定的堡壘。

但是,葉利欽也有另一面。

葉利欽面對犯罪以及貪污問題,並未立即採取行動因應,導致這些問題破壞民眾的信任,也阻礙民主發展。犯罪和貪污開始於他自己的政府。

葉利欽的政府推動緊縮的經濟改革,讓數百萬俄國人面臨貧困,政府經常好幾個月無法發放這些貧人的工資與年金。

在葉利欽時代,俄國每人收入下降約七成五,人口也減少兩百多萬,這主要是因為民眾的健康快速惡化。

葉利欽是克里姆林宮算計的高手。他偏好操弄政治這盤棋,甚於詳細規劃解決經濟社會問題的工作。他會讓高級顧問彼此鬥爭,以免他們凝聚太多力量,成為他他的挑戰者。

一九九八年至九九年間,葉利欽曾四度開革整個政府。一九九八年夏天,俄國經濟陷入嚴重蕭條,但葉利欽鮮少針對問題發表評論,也從未提供對抗經濟蕭條的計劃。

如果有人對於他掌權構成威脅,他會迅速採取行動,就連他的傳統盟友要求他下台時,他也會立即挺身回擊。一九九九年五月,共產黨主導的國會下院打算彈劾葉利欽,他卻輕鬆的壓制反對他的勢力。

相關新聞
方影竹:葉利欽談笑間揭中共將灰飛煙滅
甘泉:中共解體乃歷史之必然
克里姆林宮:俄前總統葉利欽去世
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去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