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車很「古意」 認命轉不停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5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錦義/專題報導)e世代年輕人了解先民在農耕方面的智慧嗎?老農不知何處去,水車依舊笑春風!

走過新竹縣關西鎮南山里無名橋,總會聽到一陣陣嘎嘎輕響,橋旁荒草叢中,一座長滿青苔的老水車正勤奮地把渠中的水,一瓢瓢的往上送進溝裡。這座邱家水車,據說在日治時代就已經立在那兒,葉片雖然由原先的竹片換成了鐵製,但是依舊保存著古意,全年無休地轉動了百年。

文史工作者黃有福說,國民政府來台初期,關西鎮約有兩百多座水車,前幾年南山里還有五座在運轉,後來又陸續壞了幾座,目前關西可能僅存這一座還有擔負灌溉的功能。

北埔老水車 打拚百餘年

北埔鄉南埔村也有一座水車,它老態龍鍾,依舊日夜不停,帶來源源不斷的活水。村長莊明增說,這座竹筒式的水車(水轉筒車),設於引水道末端,以調整水位差來灌溉農田,有一百六十餘年歷史,可說是台灣目前保存最古老的現役水車。

橫山鄉豐田村油羅地區往昔是一大片農田,電力普及後,抽水機很方便,傳統水車就被淘汰了。豐田社區發展協會五年前爭取了一筆經費,經彭乾桶、蘇安田兩位精心設計,在許耀章土地上,以白鐵製作一座大型灌溉水車。

許耀章說,別看它是個不起眼的農耕機具,經過實際估算,它每小時帶來的水量可達三百八十四噸之多。

橫山新水車 充滿環保味

住在橫山鄉豐田村現年七十二歲的張玉田,對水車有太多的懷念,利用宅前圳水製作大小不等的環保水車,十分有趣。

他說,水車是利用水流來撥動車輪上的槳片,使車輪不斷旋轉,輪幅上綁著成列斜置四十五度的竹筒,隨著車輪的轉動,從水渠裡裝滿水,升高到極限時,因筒身平躺而傾出儲水,注入導水管中,再流入附近的農田裡。

利用油羅溪引來的圳水,張玉田花了兩年的時間,沿圳路以寶特瓶、鋁罐、鐵片製作迷你環保水車,還有靠水車轉動的打穀機、磨穀機、磨粄機,甚至會前後移動的人頭與邊抽菸邊轉圈圈的人頭,讓人會心一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元朗酒吧打毆案7人送院
奇特的旅遊新趨勢:搭機時什麼事都不做
加州寵物驢失蹤 5年後現身野生駝鹿群中
英夫婦耗時42年 將後院建成舉世聞名的綠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