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朝國際化發展 導演片商皆積極推動

標籤:

【大紀元5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坎城二十二日專電)電影市場和資金籌集已國際化,新聞局聯合台灣片商在坎城影展設台灣館,十多年來已有成果,目前片商買進外國片和把台灣影片賣到海外市場的數量相當。今年並首度出現電影公司獨立設展示攤,顯示台灣片商有實力走向國際化。

新聞局電影處長周蓓姬在坎城表示,新聞局鼓勵製作優良電影,因此設輔導金鼓勵創作,延伸到協助電影產業化發展,同時注重市場經營。

由於台灣內部市場小,視聽影碟等科技發展形成的客觀環境對電影不利,為拓展市場,新聞局自一九九一年起,固定在海外重要的影片市場展,集合各片商設立台灣館,做海外台灣電影推廣。

她指出,台灣片商也從早期來影片市場買片,目前轉為買片、賣片數量相當的情況。今年並首度出現片商「山水國際」在坎城影展獨立設展示攤位,顯示台灣片商朝國際化發展的人脈、實力充足。

台灣導演侯孝賢、蔡明亮應邀參與拍攝坎城影展六十週年紀念影片,同時受邀的世界各國導演,包括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導演肯羅許、溫德斯、勒盧許、珍康萍、阿巴斯、安傑羅普羅斯、達頓兄弟等等,堪稱世界名導匯演。

周蓓姬表示,這部影片將成為現代電影史的一部份,對二名台灣導演列名其中表示驕傲。

侯孝賢及蔡明亮的影片已朝國際籌集資金發展,侯孝賢帶來本屆坎城影展的「紅氣球之旅」為台法合資;坎城影展「電影工作室」則為蔡明亮新片闢討論平台,協助蔡明亮向各國投資片商籌集拍攝資金。

周蓓姬表示,國際化已成趨勢,政府也因應修改辦法,比照侯孝賢「紅氣球之旅」案例,在國內上映將可列為國片。

相關新聞
溫馨可愛比得兔 台灣電影電視看得到
亞城將舉行台灣電影展
「台灣電影展」帶你認識台灣
好萊塢大師台灣開課  史上頭一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