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狐臭 社交生活的麻煩製造者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日訊】自由時報 文/吳唯銘 狐臭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擾人疾病,門診中,如果見到年輕的學生由父母親帶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大概猜狐臭總是八九不離十。然而狐臭到底是不是病而需要治療呢?這其實是主觀的問題。筆者常看到那些就算再怎樣靠近也聞不出味道的病人卻急於治療,但也有已經可以讓人退避三舍卻還是不以為意的朋友。有一種說法認為,就在幾個世代前,狐臭也許是如同動物散發的費落蒙,屬於一種異香呢!

狐臭其實是腋下頂漿腺所分泌的汗水經細菌分解所產生的氣味,治療上可以分內外科的不同,對輕微的病患,外用的止汗劑如20% ALUMINUM CHLORIDE(氯化鋁 )和肉毒桿菌素注射來阻斷汗腺,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然只有短期效果且打針疼痛卻是其缺點。

對於嚴重或不願意長期使用外用藥治療的病患,外科手術是唯一的方法,此類手術的目的在於減少或清除頂漿腺。在筆者剛畢業沒多久的年代,那時的狐臭手術是將腋下皮膚及皮下組織全切除,此方法的好處在於完全切除頂漿腺,然手術後之大型疤痕與手臂運動可能受限是無法讓人忍受的副作用,加上研究發現頂漿腺主要位於皮下組織,因此這幾年的狐臭手術發展大多在皮膚表面下進行。

最早的手術方式是在腋下切開約5公分長的傷口,將皮膚翻過來後以小剪刀減除皮下組織,之後再把皮膚縫回去,此方式目前仍為許多醫師所喜愛,優點在於其手術較快,所需的器械單純,效果上超過九成的滿意度,但近來的研究認為,其手術之副作用如血腫和表皮壞死的機會高(10-20% ),傷口復元較慢,疤痕較明顯等。

為改善此缺點,在最近幾年手術方法有不同的進展,有的學者以超音波的探頭去震碎頂漿腺而不破壞神經及血管,另外也有學者使用內視鏡去清楚確認脂肪與頂漿腺的位置來輔助效果。另一種改善抽脂手術效果的方法為使用吸管內刮刀處理,效果上可以破壞更大量的頂漿腺,且可去除較淺層接近真皮與皮下組織交界的頂漿腺,近來的研究報告亦證實此方法確實有效(超過九成的滿意度 )且少有副作用之發生,這也是目前本科的手術方式。

基本上儘管有不同的方法,狐臭手術其實已經是相當成熟又少見後遺症的方法,對於真正嚴重且已影響到社交生活的人來說,不啻是一種值得參考的選擇。(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