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氣候變暖態度可能出現重大轉變

標籤:

【大紀元6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亞微2007年6月1日華盛頓報導)美國總統布什5月31號宣佈,他將在今年秋季召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15個國家開會,討論如何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設立一個長遠目標。這些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德國、俄羅斯、英國、意大利、加拿大和法國在內的八個主要工業化國家,以及經濟發展迅速的中國和印度等國。全球8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都出自這些國家。

布什總統建議在2008年底以前設立一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長遠目標,為實現這個長遠目標,這15個國家還要設立各自的中期目標。該建議提出消除關稅壁壘,進行環保技術轉讓,促進可持續性林業和農業等。另外,布什總統還呼籲加大在節能技術的研究與發展方面的投資。

*全球變暖將是八國峰會主要議題*

布什總統的上述表態反映出美國政府在環保政策方面有了很大的轉變。此前,美國政府一直拒絕在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上簽字,理由是這麼做會影響美國的經濟發展,並提出發展中國家也應該承擔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義務。

預計,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將是下星期德國舉行的八國峰會上要討論的主要議題之一。

中國目前僅次於美國,是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雖然中國已經在《京都議定書》上簽了字,但由於是發展中國家,所以被免除議定書中有關溫室氣體排放的義務。但是,在全球氣候變暖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中國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它承擔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義務。

全球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中國分部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楊愛倫指出,《京都議定書》第一階段的承諾期限是從2008年到2012年,在這期間,中國和其它一些發展中國家沒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義務。但是,今年年底,有關各方將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就《京都議定書》第二階段的承諾展開談判。楊愛倫說,中國在這個階段是否應該履行一些承諾,成為外界普遍關注的問題。

*減排問題上應區別對待不同國家?*

楊愛倫說:「中國在國際談判的氛圍中應該表現積極的態度,應該有所承諾。但是,這個承諾到底是以甚麼形式出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和歐洲發達國家是否首先承諾他們應該達到的減排指標,以及在這個基礎上他們是否要有足夠的意願幫助發展中國家,例如中國和印度更清潔地發展,比如說通過技術轉讓或通過《京都議定書》下面的清潔發展機制幫助發展中國家更好地減少二氧化碳。」

清華大學環境系教授傅立新對布什總統發出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努力解決溫室氣體排放的呼籲表示讚許。但是,他認為,在溫室氣體排放問題上,要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區別對待。

傅立新說:「中國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肯定很大,但是由於中國人口眾多,人均排放量還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我覺得,最近幾年,在發展節能技術、提高能源效率以及清潔發展方面,中國政府的態度似乎比美國的態度還要積極。中國畢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剛剛起步,現在還不好對溫室氣體排放的總量有所承諾。」

*中國將出台國家氣候變化應對方案*

中國政府總理溫家寶今年年初曾經表示,雖然《京都議定書》對於發展中國家沒有規定必須執行的指標,但是,中國政府還是本著對世界負責的態度,認真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他表示,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根據國際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的公約,制定了氣候變化應對方案。中國提出,從2006年到2010年,單位GDP的能源消耗降低20%。

據悉,中國政府將在下星期一,也就是6月4號,出台國家氣候變化應對方案。預計,這個方案會再次提到減少和控制二氧化碳、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措施等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本提議全球二零五零年前溫室氣體排放減半
溫室氣體減量立法 經部、經建會反對
安倍倡氣體排放量減半建議
澳洲智囊機構建議航班收30澳元環保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