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使命必達 葉順海帶傷送信

因公受傷 堅守崗位奔波山路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謝介裕/水里報導〕水里郵局郵差葉順海前陣子因公右腿受傷,但他並未請假休養,仍堅守崗位,繼續騎著機車奔波二十多公里山路,為偏遠聚落民眾送信,讓當地民眾感動不已,其妻子陳梅仙長年協助維護台二十一線新山村龍神橋路段環境,是首位獲得交通部「金路獎」表揚的民眾,夫妻倆熱心心益、為民服務的精神令人感佩。

五十歲的葉順海住在水里鄉新山村,負責送信區域也以新山一帶為主,其中新山村香蕉巷聚落居民大多數是年事已高的榮民,雖然巷口設有公共投遞信箱,但因道路狹小彎曲,為避免老榮民來回奔波,葉順海總是親自將信件送到各個家戶,雖然每趟路程約二十多公里,但他毫不以為苦,令當地榮民十分窩心,儘管其年紀較輕,但大家都尊稱他「海伯」。

本月十三日送信途中,因天雨路滑,葉順海不慎跌倒,右小腿遭機車引擎灼傷,加上罹患糖尿病,醫師叮嚀他應休養,最好等傷勢復原再上班,避免衍生併發症,但他心想,郵局精簡人事後,同仁工作壓力重,若他休假,恐增加其他同仁的工作量,於是仍帶傷上班。

面對風災 徒步對抗窮山惡水

事實上,「海伯」二十多年來的郵差生涯可以用「上山下海」形容,八十五年賀伯風災,信義鄉對外唯一孔道台二十一線多處路段遭土石流沖刷宛如狹谷,交通中斷,為將信義地區郵件順利轉交信義郵局,「海伯」徒步橫越窮山惡水,順利達成使命。

九十年桃芝風災時,水里鄉興隆村嚴重受創,其中一戶六口之家僅剩在台北讀書的大兒子逃過一劫,其餘均不幸遭土石流活埋,雖然道路險阻,「海伯」仍騎著機車穿越柔腸寸斷的路面,將信件送抵興隆地區,同時設法與罹難家屬唯一存活的大兒子取得聯繫,因為他相信,在重大災難發生,且電話等現代化設備均受損之際,傳統的書信還是災區與外界親友最貼心的聯絡管道,「海伯」堅守崗位的作為也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作了最佳詮釋。

熱心服務 妻子也曾獲金路獎

更難能可貴的是,「海伯」的妻子陳梅仙十多年來協助公路總局維護台二十一線新山村龍神橋路段的環境,交通部「金路獎」頒發對象以道路養護單位為主,九十二年間首度針對一般民眾增設「道路養護特殊貢獻」獎項,其妻無私的奉獻就成為首位獲頒「金路獎」的民眾,葉順海說,其妻未領分文薪資都願意默默付出,他身為吃公家飯的郵差,更不能因為一點點傷勢就輕言請假。簡單言語卻十足顯露了他為民服務的精神。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