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使命必达 叶顺海带伤送信

因公受伤 坚守岗位奔波山路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谢介裕/水里报导〕水里邮局邮差叶顺海前阵子因公右腿受伤,但他并未请假休养,仍坚守岗位,继续骑着机车奔波二十多公里山路,为偏远聚落民众送信,让当地民众感动不已,其妻子陈梅仙长年协助维护台二十一线新山村龙神桥路段环境,是首位获得交通部“金路奖”表扬的民众,夫妻俩热心心益、为民服务的精神令人感佩。

五十岁的叶顺海住在水里乡新山村,负责送信区域也以新山一带为主,其中新山村香蕉巷聚落居民大多数是年事已高的荣民,虽然巷口设有公共投递信箱,但因道路狭小弯曲,为避免老荣民来回奔波,叶顺海总是亲自将信件送到各个家户,虽然每趟路程约二十多公里,但他毫不以为苦,令当地荣民十分窝心,尽管其年纪较轻,但大家都尊称他“海伯”。

本月十三日送信途中,因天雨路滑,叶顺海不慎跌倒,右小腿遭机车引擎灼伤,加上罹患糖尿病,医师叮咛他应休养,最好等伤势复原再上班,避免衍生并发症,但他心想,邮局精简人事后,同仁工作压力重,若他休假,恐增加其他同仁的工作量,于是仍带伤上班。

面对风灾 徒步对抗穷山恶水

事实上,“海伯”二十多年来的邮差生涯可以用“上山下海”形容,八十五年贺伯风灾,信义乡对外唯一孔道台二十一线多处路段遭土石流冲刷宛如狭谷,交通中断,为将信义地区邮件顺利转交信义邮局,“海伯”徒步横越穷山恶水,顺利达成使命。

九十年桃芝风灾时,水里乡兴隆村严重受创,其中一户六口之家仅剩在台北读书的大儿子逃过一劫,其余均不幸遭土石流活埋,虽然道路险阻,“海伯”仍骑着机车穿越柔肠寸断的路面,将信件送抵兴隆地区,同时设法与罹难家属唯一存活的大儿子取得联系,因为他相信,在重大灾难发生,且电话等现代化设备均受损之际,传统的书信还是灾区与外界亲友最贴心的联络管道,“海伯”坚守岗位的作为也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作了最佳诠释。

热心服务 妻子也曾获金路奖

更难能可贵的是,“海伯”的妻子陈梅仙十多年来协助公路总局维护台二十一线新山村龙神桥路段的环境,交通部“金路奖”颁发对象以道路养护单位为主,九十二年间首度针对一般民众增设“道路养护特殊贡献”奖项,其妻无私的奉献就成为首位获颁“金路奖”的民众,叶顺海说,其妻未领分文薪资都愿意默默付出,他身为吃公家饭的邮差,更不能因为一点点伤势就轻言请假。简单言语却十足显露了他为民服务的精神。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