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家鄢烈山披露當年南方週末挨整內幕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6月26日訊】最近,南方週末報社高級編輯鄢烈山在《西湖》文學雜誌上撰文,披露他因病於1998年11月去武漢手術後,康復之中準備回報社上班,南方週末卻已經捎來信說 「不必急著回來,在那邊多住些時日吧」。後來他才知道,就在住院等醫生動手術的同時,南方週末報社也被中宣部及廣東省委宣傳部動了「手術」。

經多年在南方週末工作過的記者編輯等人證實,這次手術還真是「不簡單」。鄢烈山在《湧泉之恩》(見《西湖》雜誌2007年第五期)文章裡也具體談到這一點,他稱:「是某部大員(證實是北京的中共中央宣傳部某未透露姓名的大員)到廣東來髮指示,要將新聞部主任沉顥、寫《縱橫談》的鄢烈山和《消費廣場》專版的責任編輯曹西弘清出南方週末。」這是一個突然襲擊,鄢烈山自稱只「做了半年的編委不『要』也罷,『飯碗』不能不要呀!」畢竟是快五十的人了,不能失去大本營,凡事忍耐一時吧。

幸好後來事情不太大,也是正因為南方這個土壤不錯的緣故,事情沒有預想得那麼糟糕。鄢烈山回憶稱,那時「正好成立了南方日報出版社,沉顥灝到那裏去過渡做部門主任。江藝平(南方週末女性總編輯,體制內很棒的一位傑出報人)代表社委會徵詢我的意見,問我願不願意到出版社去做副總編輯。我猜這是李社長的意思。此前,社裡曾推薦我做廣東省政協委員,宣傳部不同意(當時經管此事的常務副部長,他已退位數年,去年邀我喝茶時向我『道歉』,他其實沒有甚麼可『歉』的,職務行為嘛)。這次報到省裡去恐怕更要碰釘子,雖然副處並非省管幹部,省裡通常只要求報上去「備案」。但是社領導的這番好意還是難得。我對出版業一無所知,也沒有興趣入行,我是衝著《南方週末》才南下的。我的態度顯然令江藝平和李社長為難了。李社長拍板讓我隱名埋姓繼續在《南方週末》工作,編『時事縱橫』版,化名劉友德等多個筆名寫《縱橫談》,該幹甚麼照幹甚麼,但對外稱我已調到出版社。」這樣的做法,真是見證了《南方周密末》報社對人才的最好保護,而不像內地某些報紙總編輯、社長,早就屁顛屁顛地把人才開除趕走了事。鄢烈山也看透了,他承認,「若是碰到那種把自己的烏紗帽看得重於一切的領導人,我離開南周是別無選擇的。」

鄢烈山寫短篇的雜文,居然也能得罪當局的宣傳部門,恐怕是中國特色的言論誤國怪現象之一吧。後來,鄢烈山繼續在《南方週末》生存,化名劉友德等—— 這也是很幽默的一件往事。至於另一北京大學畢業、有才氣的編輯曹西弘被壓制和「清走」,卻是毫無道理而言。他當時編輯《消費廣場》專版,監督的也不過是與大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壟斷行業,諸如鐵路、民航、醫院、電信、移動、保險、電力、自來水等,這是為百姓說話,應該獎勵才對,可事實上沒有這麼簡單,曹西弘最後也化名了一個階段,後來又回家休息了一陣子,現在已經「出山」當上了一個知名網站的新聞主編,又算回到老本行,繼續展示他的精神風貌。

鄢烈山、曹西弘等南方週末培養出來的優秀作者和編輯,現在在主流媒體卻越來越得了。這就是中國的現實,用中國輿論監督網李新德的話說,就是這一個怪現狀,都是因為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總署控制下的亂相。中宣部不倒,新聞出版總署不撤,整媒體整記者的事情還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

文章來源:六四天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耀杰:評《制度決定,還是觀念先行?》
上海逼遷毒招種種 縱火燒死我公婆
海南「反腐鬥士」獨子被綁匪撕票
楊穎試水復出疑失敗 節目頭像被打馬賽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