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黑心產品的病根何在?

人氣 3

【大紀元7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孫燦編譯報導)今年初,由中國大陸出產食品引起的中毒事件在加、美等地引起轟動。為此,華爾街日報記者愛米莉‧帕克(Emily Parker)採訪了中國大陸北京一名匿名大學教授,獲得了一個或許對西方人而言的驚奇發現,並撰文「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發表在7月12日華爾街日報上。

該文章說,這名受採訪教授表示,對外國人而言,中國食品含有害毒物確實很驚奇,但對中國人而言,不只是寵物食品,玩具、牙膏或魚,還有另外許多食品,日常用品等含有毒物質都是司空見慣的,不足為奇了。他取笑道,外國人從紐約打電話給他告訴她中國產品有問題,但在中國這根本就不是新聞。

這位教授指出,對他而言,真正的新聞是中國有害食品現在「終於」 在國外造成巴拿馬人民死亡,有毒食品還致死上千隻美國寵物等。他認為,其實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最大的遺憾是,中國人民才是最終、最大、最無助的受害者。「你記得2004年單一個有毒奶粉就導致至少幾十名嬰兒死亡嗎?」而當時,由於沒有傷害到外國人,這個驚人的新聞在國際社會上卻銷聲匿跡了。

而這次在國際社會上引起的轟動,也確實使中共厚著臉皮找幾個「替罪羔羊」。上週二,前國家藥監局局長鄭筱萸被處死,以解國際憤怒。然而,中國的問題是否真的就這樣得到解決了?這名教授表示,中國的問題不是從上而下能夠解決的,問題的根源比北京的政權更加根深蒂固。我們應該問的是:為什麼中國有這麼多商家願意昧著毒死人、害死人的良心偷工減料,為的就是省幾塊錢?

的確,這個問題的根源很可怕。據華爾街日報記者回憶,他曾與一名中國外交官討論,而這名外交官把這種「唯利是圖」的思想名為「中國人的全民思想」。去年,全國發生的礦難導致數以千計的人民無故身亡,中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發言人受訪時向路透社表示:「現在煤炭的需求這麼高,一些煤礦旨在盲目追求利益。」幾年來其他數以萬計的類似案件-河南愛滋村、汕尾事件、湖南暴動–也無不出自於此,最終受害的還是中國百姓,而利潤者大多卻能在有權有錢者的保護傘下逃之夭夭。可見這種「唯利是圖」的全民思想無處不在。

一個著名中國網站上就寫著這樣的話:「現在中國假產品這麼多,你說唯利是圖?今天的中國就是這樣!」「在今天的社會裏,如果人不為己就完了。」但也有一些憂國憂民者:「難道中國人的命就不值錢嗎?」「這不能用那不能用,有一天我們就不用刷牙了!」

現在,不論在東方或是西方,商家與投資商似乎都得出了一個共識:在中國大陸,商業道德似乎被「奪錢的慾望」埋沒了。一部份人認為這種「道德真空」只是中國發展階段的問題:道德只能是有錢人才付得起的,對一般人而言,掙錢才是第一。

難道這真是「發展中問題要靠發展才能解決」嗎? 一些人甚至把這種現象與美國一百多年前的發展問題相提並論。但是,華爾街日報記者表示,要知道這其中的區別是:現在生活在中國大陸共產黨旗下的中國人民沒有任何可以信仰的,所有傳統價值觀,信仰與美德都被共產黨摧毀了,而所剩的在中國人民心中的是一個真空。而現在,一旦中國人民不再信仰共產主義後,「錢」則成為舉國上下的第一信仰。

華爾街日報記者指出,經過了50多年共產主義蹂躪的中國-從饑荒、迫害到互相揭發、破壞傳統等,人倫道德已被摧毀殆盡。「文化大革命在人們心中的道德領域留下了巨大的傷痕,社會很長時間處於混亂,不知所措當中。把這種心理與愛錢的瘋狂結合在一起,有毒的牙膏、食品就出來了。」中國經濟管理顧問公司「中國為什麼」(ChinaWhys)創辦人亨普裡解釋道。

從這些問題裏能夠看出的是,中國社會現在存在著很大的社會問題,而這些問題不是共產黨槍斃幾個戴罪羔羊就能夠解決的。就算中央好意想要改革,人們心中的道德尺度不變,什麼也做不了。更大的問題在於,正如文章所說,「在一個沒有法治的國家裏,在一個所有犯罪定義都掌控在共產黨的國家裏,不可能存在一個國民道德規範。」

因此,在商業領域,這種缺乏道德規範就表現得淋漓盡致了。長達25年的美國外交官、現任中國問題智囊與顧問團管理夥伴的麥克西爾(William McCahill)表示:「一個沒有選舉的政治系統,再加上一個沒有經濟責任感的商業系統,最後就造成了今天中國社會一種互不負責任,對社會沒有責任感的文化。他們把毒品放在奶粉時不會因『我可能會害死嬰兒』而愧疚。」

那麼,西方人能夠從這件事情學到什麼呢?答案很簡單:中國商家無法超越整個社會的政治文化來獨立,從而也就無法有責任地運作。如果中國不從根子上改善道德問題,中國人民-包括中國的所有貿易夥伴,都將成為受害者。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拜寵物食品污染醜聞 無名網站意外興起
食品安全堪憂 中國擬設召回制度
鄭筱萸被判死刑 張偉國:政治輿論秀
加國再爆三種中國毒牙膏 消費者失信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