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布宏觀數據 滬跌深漲 靜待政策出爐

標籤:

【大紀元7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萍英台北特稿)中國國家統計局十九日公布今年上半年的宏觀數據,不論是CPI或是GDP均超出各方的預期與官方的掌控,不過上海及深圳的股市卻是表現各異,滬跌深漲。換言之,有人認為是烏雲罩頂,有人認為是利空出盡,股市何去何從未來恐怕仍需視即將出爐的宏觀調控政策而定。

根據統計局的統計,今年上半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上揚百分之三點二,其中六月份的CPI同比上漲達百分之四點四,兩者均超出北京管控的百分之三目標。另一方面,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人民幣十兆六千七百六十八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一點五,不僅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零點五個百分點,更超過各方原先預期百分之十一的目標。

除此之外,上半年的中國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增幅且為多年來所少有,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七千零五十二元,農民人均收入兩千一百一十一元,扣除價格因素,分別實增百分之十四點二與百分之十三點三。至於六月底的廣義貨幣M2達三十七兆八千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七點一;狹義貨幣M1為十三兆六千億元,增加百分之二十點九。

前述宏觀數據上午十時左右出爐後,上海股市收盤時綜合指數為三千九百一十二點九四一點,下跌十七點一一九;深圳股市收盤則小漲二點四七五點,達一千零八十二點四二五點。兩者表現各異,讓股市投資人一時之間如墜入五里霧中,對股市前景竟不知所從。

有人認為前述的數據資料有如烏雲罩頂,擔心宏觀調控政策即將出爐,因而趕緊出脫手中的持股,賣股變現,以免未來高檔套牢,但也有人認為是利空出盡,不確定的因素已排除,股市未來將海闊天空,另一波漲勢蓄勢待發,此時不進場買股更待何時,因而大膽買進,以免未來要追高。

事實上,從統計局公布的各項數據資料不難發現對股市未來的發展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GDP穩定成長,顯示經濟發展持續暢旺,特別是貨幣的供給穩定增長中,且居民的收入也不斷增加,這些都可增加股市上揚的動能。

不利的是CPI的攀升,遠超過原先的預期與官方所設定的管控目標,這將逼使北京不得不採取進一步的宏觀調控政策。中國統計局發言人李曉超就表示,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北京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政策,以使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不管將來是採取升息或是減徵利息稅等那些措施,都將不可免的增加股市未來上漲的阻力。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接受中國媒體訪問時分析,六月份CPI同比上漲百分之四點四,將令加息的可能性加大,不過,對股市的實質影響有限。

他認為,雖然目前股市交易量下降的局面需要較「暖」的政策支援,而加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股市回暖,但股市必須要服從宏觀經濟發展的需要,如果經濟偏熱,適當的調控政策是必要的。

儘管如此,中國大陸股民對股市的前景仍是提心吊膽,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論是滬股或是深股,從技術分析上來看,目前都處於關鍵點,大盤似乎有漲不動的跡象,成交量更是呈現明顯的萎縮趨勢。換言之,人氣逐漸在退潮中,除非有利多因素,並激勵大盤帶量上攻而再度展開另一波的漲勢,否則盤勢頂多是呈橫向盤整,一旦有利空因素,很可能導致盤勢向下尋求新的支撐,更何況是新一輪的宏觀調控政策已蓄勢待發。

中國大陸股市未來會何去何從,基本上仍需視即將出爐的宏觀調控政策而定。不過,不管宏觀調控內容為何,對股市的影響恐怕是負面多於正面。

相關新聞
中國禁銀行信貸資金違規投入股市房市
股民不理宏觀調控  北京拿捏難  憂心後遺症
中國上演官民博弈大戰  調控利器將現身施威
中國信息中心:宏觀調控必須穩健偏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