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一年不用中國貨

王尚勤(波士頓)
font print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6日訊】最近有一本新書上市﹐名字叫「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Sara Bongiorni寫的。

她一再表示﹐寫這本書絕對不是仇恨中國﹐而是想從International Trade立場來看中國貨對美國人生活的影響。

每個人都知道近十年來﹐大的像玩具﹐鞋子﹐皮包﹐小的像CD﹐螺絲釘全是中國貨。

Cheap是中國貨的特徵。

記得15年前我在百貨公司打零工﹐香港貨﹐台灣貨充斥市場﹐只有少數中國貨﹐品質較差。

我常警告朋友﹐多買香港貨﹐少買台灣貨﹐不買大陸貨。

曾幾何時﹐香港台灣貨全不見了。中國貨品質也提高了。

但最近一連串發生的﹐對中國貨負面的報導﹐從有毒的Dog food﹐到用了使人生病的牙膏﹐到汽車輪胎爆裂﹐真叫美國人心驚肉跳。

重新思量喜歡用Cheap中國貨付出的代價會不會太大太重﹖

更不要說中國進口的食物﹐魚和蝦都被拒之門外。

看樣子中國貨的數量與質量不成正比﹐也就是說Quality Control做得不好。

一年不用中國貨下來﹐Sara Bongiorni 四歲的兒子﹐整天玩有名的丹麥玩具Legos, 玩厭了。連他穿的球鞋也只好從Catalog上買﹐價格高到$68的意大利貨。

從這本書領取的教訓是: Globe Trade是擋不住的。中國貨也是擋不住的。Sara Bongiorni 說。

只要國際貿易存在一天﹐Made In China就會存在一天。

你不要吃驚﹐也許不久的將來﹐中國貨會從廉價的 Walmart走進美國的高檔商店﹐像Nordstrom﹐像Neiman Marcus。

那時一雙中國製的球鞋說不定也會賣到$68 美元。問題是中國貨從Cheap到高檔這條路不知道要走多久﹖

更大的問題是﹐美國人對質量差的中國貨容忍量會有多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