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凌駕科學 印度政府經濟建設遇難題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9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特稿)印度政府計劃將橫亙在印度東南海岸與斯里蘭卡之間的一串沙洲,疏浚成一條可以通航的海峽,便利海運船隻不必再繞道斯里蘭卡島,但印度教徒強烈抗議,聲稱該串沙洲是印度史詩中猴神建造的「羅摩橋」遺跡,是印度教的神跡,不容損壞,使得中央政府面臨科學不敵神話的困擾。

「羅摩橋(Rama’s Bridge)」,西方稱作「亞當橋(Adam’s Bridge)」,是位在印度東南海岸的羅美斯瓦倫島與接近斯里蘭卡西北的曼納島之間的一連串石灰岩沙洲和珊瑚礁,綿延四十八公里長,將以北的巴克海峽和以南的曼納灣隔開。

由於這個區域的海底非常淺,衹有一至十公尺深,部份沙丘甚至是乾的,因而嚴重妨礙南北船隻通行。據印度南部坦米爾寺廟記載,「羅摩橋」原本完全在海平面之上,行人甚至可以步行其上,直到十五世紀,由於暴風氣旋長期破壞,水道加深,才使得若干岩石沙洲沒入水中。

「羅摩橋」名稱源自於印度教信仰。據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描述,約三千五百年前,毗濕奴神的化身羅摩王子為救出被斯里蘭卡魔王拉伐擄走的愛妻席妲,得到神猴哈紐曼幫助,由猴軍花了五天五夜時間搬運石頭建造「羅摩橋」,直通斯里蘭卡,使羅摩得以深入魔窟,與魔王拉伐大戰救回愛妻。

二零零二年,印度民族主義者以美國航太總署拍攝的衛星照片為證據,指出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記載確有其事。圖片中顯示印度南部坦米爾那都省東南海岸,與斯里蘭卡西北部之間的海底,確實有一條斷斷續續的岩礁、珊瑚礁和若干平淺沙洲的跡象存在。

但美國航太總署不願與「羅摩衍那」史詩的相關記載有所關聯,因而發表聲明表示,衛星照片或許是航太總署的,但人造衛星獲得的遙測影像或照片不能提供有關島鏈起源或年代的直接資訊,更不能決定是否與任何神話或史詩的敘述有關。

今年三月間,印度科學家也曾在一項專題討論上斷定,「羅摩橋」是「在一千七百萬年前形成的天然現象」,遠在印度史詩提到的時代之前就已存在。

可是印度教狂熱團體如印度教基本教義派「世界印度教會議」和類似民兵組織的印度教極右派團體「同盟家族」,堅稱「羅摩橋」是出自神力所致。

二零零五年七月,印度政府力排眾議,決定以經濟建設為前提,推動「塞述沙姆德倫運河工程計畫」,計劃貫穿巴克海峽,建立一條長達一百六十七公里的運輸航道;也就是在接近「羅摩橋」西端的印度達努什科迪疏浚淺海床十二公尺,建立充裕的航道空間,允許船舶直接通過而不必繞經斯里蘭卡。

據專家估計,這項工程完成後,可以減少約七百八十五公里的航程,節省將近三十小時的航運時間,工程時間約需三年。

但在計劃之初,就遭到印度教基本教義派「世界印度教會議」發起全球印度教徒保護「羅摩橋」遺跡運動,堅決阻止這項工程進行,並強調「羅摩橋」是印度教神聖地標,曾經在二零零四年的南亞海嘯浩劫中,顯靈保護印度免於重創。

今年三月間,美國印度教運動領袖弗亞斯也表示,「羅摩橋」之於印度教徒,其神聖猶如哭牆之於猶太人、教廷之於天主教徒與麥加之於回教徒,任何人都不得加以侵犯。

此外,由於這項大規模的疏浚工程,預計將開挖四千八百萬立方公尺的沈積土,可能損壞當地的珊瑚礁,因此至今也引發不斷的環保爭議。

九月十一日,印度國立考古研究所代表政府向最高法庭提出「塞述沙姆德倫運河工程計畫考古評估」報告,指出印度史詩記載的「羅摩橋」由來,既非歷史記載也缺乏科學根據。換言之,有關「羅摩橋」是神力建造之說「純屬神話」。

這項報告立即又招致印度教激進組織「同盟家族」和最大反對黨印度人民黨的強烈抗議,認為褻瀆和傷害了印度教徒的信仰,並指控政府在說話時未顧及人民在宗教信仰上的敏感。

十二日「同盟家族」發動全國四小時的道路示威,阻礙火車通行,造成許多地方交通癱瘓,尤其是印度教徒居多數的印度北部地區,包括首都新德里。電視台鏡頭顯示,許多示威群眾拿著棍棒武器和刀械與警方發生衝突,不過並未傳出嚴重傷亡報導。

由於印度群眾運動不易控制,經常走向暴力和造成慘重傷亡,國大黨擔心因此失去佔人口逾百分之八十的印度教徒選票。十三日下午,突然由法律事務部長巴德瓦杰宣布,政府決定向最高法院撤回由印度考古研究所提出的評估計劃案中有關「羅摩橋」並非神造的爭議詞句。

他在十三日下午匆促舉行的一項臨時記者會上表示,政府本週稍後會另外提出一份修正案。他沒有說明修正內容或是否會擱置這項重大工程計劃,僅表示「羅摩橋」是印度文化和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神聖的,不容置疑。

據國大黨高層人士表示,印度執政聯盟執政黨國大黨主席桑妮亞見眾怒難犯,為避免狂熱的印度教徒繼續滋事和造成更大的社會動亂,特別指示法律事務部長緊急滅火,以免事態擴大。這位人士說,傷害了印度教徒的信仰,是國大黨承受不起的責任。

公開說話一向直言不諱的鐵路部長雅達夫則表示,羅摩王神話是存在的,但並不存在「羅摩橋」。

但「羅摩橋」引發的最關鍵問題,卻不是「羅摩橋」究竟是神力建造的產物或是自然形成的地理環境,根本問題在於印度教徒堅決反對運河興建計劃。根據印度民營CNN-IBN新聞電視台十三日一項民意測驗顯示,百分之七十八的民眾認為,政府應改變對「羅摩橋」的政策,認為政府不應改變者只佔百分之二十二。

坦米爾那都省國立馬得拉斯發展研究所歷史教授溫卡塔查納帕提有感而發表示,「塞述沙姆德倫運河工程計畫」有利地方經濟和工業發展,所以坦米爾那都省居民並沒有附和北印度教徒的抗議活動,反是狂熱的印度教徒將宗教信仰與神話迷信混為一談,本末倒置,企圖將神話凌駕經濟和科學之上。

相關新聞
經建會:茂林風景區近4年觀光產值逾百億元
經建會: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2013年完工
何美玥:融資公司法草案月底前送台立院審查
台財部:降低營所稅前提是促產條例全面落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