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美利差創新低 滯外資金可望回流台灣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二十二日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因應次級房貸風暴降息兩碼,而台灣中央銀行在壓制通膨的考量下,卻反向升息半碼,一來一往間,台美利差縮小了0.625個百分點,達1.5個百分點,也再創新低,此舉除了扭轉新台幣外流的趨勢外,包括壽險投資部位等滯外資金,也有回流投資台灣的可能。

國內資金外流先前受到超額儲蓄、投資環境不佳等內在因素,以及新台幣走勢疲弱、台美利差過大等外在因素影響,除了法人機構大舉匯出資金投資海外,一般民眾也勇於擁抱海外資產。本土法人預估,由於央行力保新台幣不致淪為弱勢貨幣,因此除了這次升息半碼外,還釋出年底前有機會再升息的訊息,均揭示央行吸引本土資金回流的態度。

外資機構也預期,美元和新台幣利差年底前將持續縮小,包括摩根大通證券、花旗證券和法國巴黎證券都認為,年底聯準會還會再降息1碼至4.5%,花旗和德意志更預期台灣央行在年底前將再升息半碼。

雖然央行總裁彭淮南維持一貫性的強調,台幣走勢由供需決定,但他也指出,「利差縮小會對老百姓資產配置有影響」,有助於改善資金外流的情形。

此外手中握有大筆可運用資金的壽險業者,可望重新擬定全球資產配置比重,壽險業過去受惠於海外投資報酬率高,平均可運用資金報酬率均在5%以上,其中國外股票報酬率多達兩位數,國外債券也有6%左右報酬率,也因海外投資報酬率超高,業者也頻頻運作修改保險法,提高海外投資上限,自35%提升至50%,以促進資金運用效率。

國泰金控策略長李長庚表示,對壽險業而言,台美利差縮小短期效應為避險成本降低,長期而言,新建立部位的海外投資報酬率將有縮水可能,引導壽險業者提高新台幣的投資水位。

由於台美利差縮小,壽險業可望在資產配置上,不再「重海外、輕國內」,李長庚指出,壽險業主要持有貨幣仍是新台幣,進行海外投資需負擔作業成本及避險成本,但因海外投資報酬率明顯優於國內投資,前進海外是不得不然的選擇,若後續兩邊報酬率拉近,壽險業投資國內的意願將明顯提升,若一旦趨勢形成,原本滯留海外的資金也將會回流台灣,重組資產配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