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 香港垃圾較去年少

市民棄月餅盒減 丟熒光棒增

標籤: , ,

【大紀元9月27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周二為中秋節,康文署在全港收集到約89公噸垃圾,較去年少17公噸,在人數較多的維園就收集到2.9公噸,比去年少0.2公噸。

前晚中秋夜,港九新界多處有綵燈會,其中全港最大規模的維園綵燈會,就吸引了超過14萬人入場。凌晨清場後,康文署的外判清潔工在場內清理垃圾,到昨日凌晨3時完成清理。

另外,康文署前晚增派超過1千人,巡邏轄下場地,打擊煲蠟。康文署接獲10宗有關煲蠟的舉報,1宗提出檢控,另發出1,700個口頭勸喻,較去年少200個。 在維園清理的工人,亦指今年蠟跡明顯少過往年。

醫院管理局指, 截至昨早11時,共有12人被溶蠟燙傷或燒傷,前往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傷者包括7男5女,年齡為6歲至54歲,其中1名12歲女病人仍然在瑪麗醫院留醫,情況穩定,其餘傷者已經全部出院。

環保意識提升

另一方面,香港人所產生的廢物量十分驚人,每逢佳節,廢物問題就更為嚴重。環保團體綠色力量估計每年中秋節,市民便棄掉超過100萬個月餅罐、200萬個剩餘月餅、150萬個膠燈籠。今年綠色力量調查顯示,市民處理月餅罐的環保意識提升,但發現市民丟棄的熒光棒則有上升,擔心會污染環境,影響健康。

綠色力量的調查發現,約60%受訪家庭會將月餅盒重覆使用或送交回收,只有23%受訪家庭會將月餅盒直接棄置,顯示市民的這方面的環保意識提升。但發現市民丟棄熒光棒的情況就增多,由04年的27%,增至今年近39%。調查亦發現,每個家庭平均棄置1個變壞的月餅,較往年輕微增加。綠色力量建議市民以適當方法儲存月餅,避免變壞造成浪費。

綠色力量指,螢光棒外殼是由塑膠製成,丟棄螢光棒等同浪費石油資源。而螢光棒內的化學物質部份是致癌物,如進入人體的血液中,會影響腦部功能,其他物質亦會刺激眼睛及皮膚。

有專家指出螢光棒在郊外老化後,有毒化學液會流出污染環境和傷害植物,希望市民玩螢光棒要適可而止。
康文署在今年中秋節收集88.8公噸垃圾,較去年減少17公噸,並發出1,700多宗口頭警告。


昨日為中秋節翌日,市民在晚上進行迎月,小孩提著燈籠到維園賞月。(AFP /ANDREW ROSS)


昨日為中秋節翌日,市民在晚上進行迎月,小孩提著燈籠到維園賞月。(AFP /ANDREW ROSS)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原物料股領軍大漲 三大法人買超92億元
陳太再次落區會選民
香港中秋消耗四百六十萬個月餅鐵盒
整箱信號彈遭棄置  清潔隊員報警引虛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