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院童學習園藝 助改善個性沈穩專注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七日電)音樂可以治療人心,但園藝花卉更能發揮穩定個性、規律生活、互動互利的作用,行政院農委會台中農改場和南投啟智教養院合作數年,不但教導院內老師和學童各種種植技巧,更讓學童個性沈穩、專注,學童習得技術後甚至還轉向與老人院合作,老少一起做園藝,大幅提昇生活品質。

有人以為園藝治療是家裡的花草生病時所採取的治療方式,讓花草恢復健康。其實不然,園藝治療是以大自然的力量與人的內在生理與心理相呼應,寄情在園藝活動中,藉此來治療「人」的身體與心理。

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陳榮五表示,五、六年前他去加拿大參加第26屆國際園藝協會的研討會,其中有一組會議專門討論花草園藝對弱勢族群的影響,當時英國已經從事一段時間,而且效果不錯,於是他回台灣後便提出這個構想,打算和教養院合作。

陳榮五說,台中改良場內有許多種水果、盆花、花卉的專家,南投教養院的學童和老師們便跟著這群專家一起研習,學得技術後還在教養院內的「心苗農場」實做,表現得非常好。

負責花卉部份的改良場助理研究員陳彥睿表示,學童們過去暴力的個性也因為有了重心而更沈穩,生活也大幅進步,有了良好的成效,台中場還推廣給其他的社會福利機構,前前後後有二百位學童參加這項園藝治療計畫,讓人看了有滿滿的成就感。

他發現,這些學童們投身在園藝操作中,甚至中午不想睡覺而持續工作,原有的暴力傾向已大幅降低,有的從園藝治療中獲得極大成就感,最喜歡找人來看他所種的花卉,同時其情緒也相對地常有愉悅的感覺,亦有學童參與感極高,即使身體不舒服仍執意在旁觀看,而不願回宿舍休息。

經過幾年的試做後,今年決定更擴大適用範圍,包括台中愛心家園、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都願意和改良場合作;彰化縣恩慈老人院也向台中場諮詢相關事宜,顯然已經打出名號,獲得社福界的讚許。

陳榮五強調,現今許多已開發國家的生活步調緊湊,壓力成為引發現代人疾病的主因,園藝活動經證明能夠促進身心發展的重要休閒遊憩活動,療效已有許多成功例子,園藝治療的確是一門值得國內努力開發的領域。

相關新聞
教部社教公益獎 林鴻津刷出身障者一口好牙
國際身心障礙者日 陽明教養院生展現才藝
感念蒲敏道 張俊雄:政府有責任照顧重殘人士
萬海慈善基金會  勸募680萬元助身心障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