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謠(5)恆春民謠

楊紀代
font print 人氣: 7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月1日訊】晚餐時刻,孫子兄妹倆半蹲在小茶几前,眼睛緊盯著電視,手上的筷子停在半空中,半天才有意無意的扒口飯,稀稀拉拉的飯粒散佈在茶几上、地板上,一會兒隨著卡通劇情的變化來幾聲爆笑,那尚未吞嚥的飯又噴出不少,隨你怎麼連喊帶叫的,他倆根本充耳不聞,還嫌奶奶愛管閒事!碰到這種情況,我只有嘆氣的份兒,同時會不自覺的摸摸腦門,那上頭不知挨了多少下敲擊,只為小時吃飯老掉飯粒,只為餐畢後碗內的飯粒沒吃乾淨,而且那首「憫農詩」立刻浮上心版:「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恆春民謠樂譜


我的童年是隨著農業社會的逐步瓦解而長大的。曾在田埂上看著一頭頭的牛,認命的拉著犁,緩步翻土;看著打穀機轆轆的轉動著,那四散飛灑的稻穀和著四舅臉上的汗珠滾滾而下;在割完的田間地頭上,我們這些半大不小的孩童,飛奔的撿拾著散落的稻粒;時而幫幫稻草人整整衣服,間或追追貪吃的麻雀群。

那家族中沾親帶故的莊稼漢多的是,隨時隨地的招呼妳;那黝黑的臉龐,展現純樸的笑容;那沾滿黃泥的雙手,捧隻青蛙塞給妳;那古銅色的脖子上,掛條汗濕的毛巾;不小心踢倒的大茶壺,硄噹作響……水喝光啦!算啦!繼續除草……

一年容易又春天,翻土播種忙田邊,田裡秧苗油綠綠,家家戶戶卜豐年。
東鄰荷鋤上山崗,西鄰趕牛下池塘,哥哥犁田嫂播種,汗珠如雨滿衣裳。
牧童晚歸把歌唱,閃爍星星半隱藏,今天做完今天事,且看織女對牛郎。

這首「恆春民謠」,忠實的唱出了農民們的辛勞。中國天人合一的道統,讓這些勤苦的農民大眾,隨著四時、季節的嬗遞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任勞任怨換來的是一粒粒的汗珠與一碗碗的米飯;以及一家家的溫飽和一戶戶的富足。

http://www.youmaker.com/
可是今天的「天之驕子」,可沒有接觸過這些,更少機會了解這些,哪有什麼「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概念?見到的是手中熱呼呼的麥當勞漢堡;吃進嘴裡的是「微波加熱」的半成品。方便到很多孩子不知製作過程的艱辛,所以也就根本體會不到要珍惜得來不易的一切的道理了!

仔細反思一下,高科技化的現代發展,帶來的是高度的物質享受及深度的難填慾壑之外,不也丟失了許多古老的道德操守以及上天賦予我們人類很多珍貴的精神內涵嗎?

http://www.youmaker.com/
註:恆春傳唱的民謠,包括了思想起、四季春、五孔小調、平埔調…..等等。所謂恆春指的是清光緒元年所設的恆春縣縣轄地區。這首恆春民謠原來名為平埔調,是大家相當耳熟的曲調,也有人把其稱為台東調,據說是因為早年恆春地區有很多人到台東墾荒,把這個曲調帶到台東,並且常以來去台東作為開頭演唱,於是這曲調後來也被稱為「台東調」。@*


台東調樂譜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啊!給我講那甜蜜的老故事,往事難忘,往事難忘。
    啊!給我唱那好聽的老歌曲,往事難忘,不能忘……
  • 這首民謠,出於意大利的「拿坡里」。拿坡里位於拿坡里灣北岸,前臨碧海,後負青山。風光秀美,全歐少有。當月光皎潔的夜晚,寂靜的水面,映照著月影與燈光,對對情侶搖著二三小舟,蕩漾其間,那真是人間仙境、水鄉勝景。
  • 在手上來回轉動會有叮叮咚咚的聲響這樣的一個「貨郎鼓」來通知消費者,人們一聽到這個聲音便知道賣雜貨的來了,便會出來選購要的東西。因為以前的交通沒有那麼便利、店面也沒那麼多,所以要買東西可能得走上好一段路
  • 這是台灣早期民間的說唱音樂,通常由盲目之賣唱藝人用月琴自彈自唱,歌詞以處世勸善為主。故稱為勸世調。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馬克斯·布魯赫並不是第一個受到蘇格蘭憂鬱美感而有所啟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和海頓早在他之前編寫了數首蘇格蘭民歌,而門德爾松則由此創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以及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 數不清的故事,流轉在四弦之間。在這嶄新的世紀,請您來聽一首新的琵琶曲,將可蕩滌萬世愁情。
  • 神韻音樂除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配器、交響樂團的特殊編制,以及傳遞純善純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節目中,指揮陳纓還將為我們揭示另一個特點。它是什麼呢?
  • 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與古希臘神話有許多相似之處,天國與人間雖相距遙遠,卻又在關鍵時刻是相通的。曲子伊始,伴隨著大鑼聲響,看那滿天眾神,雲集在仙氣繚繞、金碧輝煌的天庭之上。創世主的法音在天宇中迴響,木管與豎琴的下行音型,描繪著眾神佛隨主層層下走入凡塵之壯闊景象。他們在人間開創了璀璨的文明,奠定了道德與文化之黃金時期。溫婉的弦樂彷彿仕女們爾雅靈動的舞姿,振奮的鼓聲猶如男子們蒼勁的步伐,讚頌著神傳文化在人世的輝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