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今年將減緩

標籤:

【大紀元1月3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2008年1月30日華盛頓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星期二報告說,由於受到金融市場動盪以及美國經濟減弱的衝擊,全球經濟的增速將減慢,特別是發達國家。不過該組織認為,中國經濟略微減弱將有助於緩解過熱的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最近的數據顯示,在金融行業出現的強勁逆風下,全球經濟在去年第4季度明顯減緩。由美國次級房貸市場危機以及由此引起的銀行業虧損導致的金融市場緊張加劇,而最近全球證券市場出現的拋售是不確定性增加的徵兆。在這種背景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說,全球的增長將從2007年4.9%的增速減緩到4.1%,其中發達國家的減速尤其明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先前已經連續兩次下調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去年7月,該組織估計,世界經濟在2008年的增速會達到之5.2%。去年10月,它們把這一預測降低到4.4%。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顧問及研究部主任約翰遜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美國的經濟增長在2008年將減慢到1.5%的年增長率,低於2007年的2.2%。如果從去年第4季度到今年第4季度的增長來看,這一增速預計只有0.8%,大大低於2007年同期的2.6%。

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美國的增速雖然大為減慢,但是能夠避免一場衰退。他們認為,美聯儲最近將利率削減75個基點的做法是合適和有幫助的。

歐元區的增長預計也減緩到1.6%,而去年第4季度到今年第4季度的增長則為1.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日本2008年的增長年率為1.5%,低於去年的1.9%。

該組織指出,儘管出口增長有所減慢,但是以中國和印度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到目前為止還在繼續強勁擴張。它們正在從國內消費的強大勢頭和更加嚴明的宏觀政策框架中得益。而那些出口商品的國家則從高企的食品和能源價格中得到好處。

*有助於中國緩解對經濟過熱擔憂*

不過該組織表示,受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今年的增長速度也會從2007年的7.8%下降到6.9%。中國的經濟增長預計從2007年的11.5%下降到10%。該組織認為,這會有助於緩解中國對經濟過熱的擔憂。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中國經濟問題專家蓋保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中國經濟的預測基本上是正確的。

他說:“很明顯,中國經濟的增長和通貨膨脹都是受到國內因素驅使的。國際貿易順差以及國際需求所帶來的壓力既是好事,也是一件頭疼的事,因為它可以給一個已經在快速發展的經濟帶來過多的需求。”

這位前世界銀行駐北京辦事處的高級經濟學家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預測的10%的增長反映的是出口需求減少對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影響,但是他認為,出口需求減少並不是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唯一因素。

蓋保德說:“它沒有考慮到可能減緩中國增長的其他因素,例如,在夏天開始的抑制通貨膨脹的措施。它也沒有考慮到中國產品是低成本產品這個事實。在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中,隨著公司和家庭收緊預算,轉而消費低成本產品,因此對低成本產品的需求可能會增加。”

這位中國經濟問題專家表示,全球經濟的減緩實際上有利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因為能源、技術、機械設備以及礦物質等原材料都會相對便宜,而中國的增長是受到國內投資和消費的驅使,而不是由出口來帶動的,因此中國經濟的增長只會因為中國抑制通貨膨脹的努力而有所減緩。

蓋保德認為,即使美國經濟陷入長期性的衰退,中國的經濟增長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事實上,受到國內驅使的中國經濟的增長將有助於全球經濟度過比較長的衰退期。不過他認為,單靠中國和印度經濟的快速增長並不足以推動世界經濟向前發展。

著名的經濟學家、摩根士丹利亞洲董事長斯蒂芬.羅奇日前在達沃斯也表示,雖然中國和印度在全球經濟減緩的時候仍然能夠保持高速的增長,但是認為這兩個國家在失去美國這個世界經濟引擎的時候能夠繼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看法只是一種幻想。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粉麵商會撤回加價建議
美眾院通過經濟振興方案  參院考慮另一方案
國際貨幣基金:全球經濟趨緩衝擊 無人可免
2007年國際旅遊人數近九億  歐洲最受歡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