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聽眾評中國醫療體制改革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19日訊】(美國之音2008年10月19日報導)中國政府近日公佈全民醫療改革方案,緩解實行多年來醫藥衛生市場化、商業化所帶來的種種弊病。方案中提到,希望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民眾提供安全廉價的衛生服務。不過,部份評論指出,這份方案缺乏承擔,未有提出政府投入資金的確實數字。究竟,中國醫療體制改革何去何從,如何才能徹底改變看病難、看病貴的局面?三位聽眾亦就此交流意見。

惠東聽眾黃先生表示,自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醫療衛生服務早已市場化,醫院變為賺錢謀利機構。他說,今次官方公佈的醫療改革方案,完全沒有提及政府投入資源數字,缺乏承擔,結果只會淪為空談。

黃先生說,中央政府完全明白當今醫療體制中存在的問題,扼要地提出改革方向,希望縮窄城、鄉醫療水平差距,提高民眾身體健康水平,將重點放在預防疾病上。他續說,可惜,目前鄉鎮民眾根本不信任公立醫院,認為地方醫生只顧謀財;有能力才華的醫生,亦不會久留鄉鎮層面,會尋找機會,轉職到大城市的醫院,形成了惡性循環的局面。

陽江聽眾羅先生認同上述分析。他以家人經歷,分享了鄉鎮公立醫生如何唯利是圖。他說,自己的爺爺早前重病入院,院方醫生卻問清楚其家庭背景,衡量他們究竟能否負擔醫藥費後,才肯開藥醫治。羅先生說,這顯示了醫生將救死扶危的道德情操,早已拋諸腦後。

羅先生說,這種金錢掛帥的醫療商業化現象,嚇怕了一般民眾,對一般低收入的農民,打擊更甚。他解釋,一般農民每月只得數百元人民幣收入,但小病診療基本費用也接近二百元,所佔比例極高;所以,病者寧願自行在坊間購藥,也不會到公立醫院求醫。他希望,中國政府能在醫療改革中,落實增加承擔鄉鎮基層醫療成本,減輕農民負擔。

惠州聽眾楊先生表示,中國醫療水平停滯不前,與公立醫院間缺乏競爭有關。他說,目前民間私人診所,由於市場競爭,醫療水平較高,收費相對便宜,已受到病者歡迎。楊先生說,公立醫院醫生為增加收費胡亂檢查、開藥,令民眾厭惡。他寄望當局在改革體制的同時,加強處理投訴,懲治醫生,挽回民眾對公立醫院的應有信心。

歡迎大家在[熱線論壇]中來電發表意見,我們的熱線號碼是:

先撥 :10810,然後再撥 866  837 – 5161

信請寄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8331號

子郵箱 :   cantonese@voanews.com

主持人:張富傑

相關新聞
【健康問答論壇】糖尿病
吃得多不如吃的巧
防止病人跌倒 有賴病人及家屬配合
多位專家分析美嬰兒高死亡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