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六年來首次單位數增長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2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楠2008年10月20日北京報導)在全球金融危機持續惡化的形勢下,中國經濟增長開始放緩, 國內生產總值6年來首次出現單位數增長。

世界金融危機的加劇使人們對中國經濟的運行情況格外關注。中國領導人已經表示,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

但是星期一傳來的消息比人們預期的要壞。官方數字顯示,2008年第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9.0%, 把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長也拉到兩位數以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李曉超說: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16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9%, 比上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中國GDP增幅呈下降趨勢:第一季度增幅是10.6%,第二季度降到10.1%,第三季度則進一步降到9.0%。第三季度的增幅,低於11位經濟學家在接受道瓊斯新聞社調查時所做的預測。他們預測的中間數是9.5%。

上一次中國全年經濟未達到兩位數增長是在2002年,那一年的經濟增長幅度為9.1%。

*原因:世界經濟形勢惡化*

李曉超把增幅下降歸咎於世界經濟形勢的惡化。他在星期一的記者會上說,金融危機尚未出現轉機的跡象,目前仍處於不確定和動盪之中。

“世界經濟出現了明顯減速,國際經濟環境的惡化對今年以來國民經濟產生了較為明顯的不利影響。”

李曉超說,金融危機對外商直接投資會產生一些影響,但是對出口的影響更大。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給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等地的出口導向型企業帶來困難。

與此同時,工業生產增長放緩。前三季度,規模較大工業企業的增速,同比增長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

*總體運行良好 通脹有所緩和*

不過李曉超強調, 國民經濟總體運行良好。他說,農業生產形勢良好,糧食實現連續五年增產;固定資產平穩較快增長;新增存款大幅增加;國內市場銷售增速繼續加快。

另外一個好消息是,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繼續放緩。李曉超說,

“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上漲7.0%,漲幅比上年同期高2.9個百分點,但比上半年回落0.9個百分點。”

宏觀調控政策的出台使5月以來的價格增幅逐月下降。數字顯示,物價上漲幅度5月份是7.7%,6月份是7.3%,7月份是6.3%,8月份是4.9%,9月份為4.6%。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長。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李曉超說,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 同比增長1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3971元,增長1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0%。”

*增長率低則失業多*

針對新公佈的數字,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理論工作者在接受美國之音記者採訪時預計,中國今年全年的GDP增幅將會低於前三個季度的水平,但是也不會太低。

“現在預測兩種:一種是到9左右,多一點。還有一種,會不會降到8?這個不太可能,因為降到8對我們不太好。我們要解決一個失業隊伍問題,農村建設問題,所以增長不能太低。我估計大概就9%,可能比較大。調整到9%左右。但大起大落不太可能。基本面還是好的。”

他說,中國還是很有潛力的,這幾年科技投資比較大,基本建設基礎打得比較好,有能力彌補來自國際社會的消極影響。

*百姓要省錢 擴大內需難*

鑒於出口方面遇到困難,中國開始尋找其他增長方式,特別是要加大國內投資和擴大內需。不過,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那位資深理論工作者認為,中國老百姓受到的心理衝擊,將使他們更加不願意花錢。

“中國人的一個傳統局限,不想多花錢。現在,你也知道,家庭負擔很重呀,每家基本上都有失業人口的。他還有小孩上學的,還有孫子要上幼兒園的,還有父母負擔的。這個情況,他考慮很多。能不花錢就少花錢吶!”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李曉超表示,中國將採取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來應對目前的局面。

關鍵詞:金融危機,中國經濟,放緩, 國內生產總值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劉曉竹:金融危機何時到中國?
受全球危機可望緩和鼓舞  亞洲股市大多暴漲
日本宣布  開發中國家將參與金融危機高峰會
遊客消費成經濟支柱 日本「觀光立國」見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