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首屆「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得獎作品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0月22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新唐人首屆「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10月19日晚上7點,在美國紐約市喬治王子宴會廳公布得獎名單,並舉行了頒獎典禮。
大賽先頒發特別獎,包括最佳設計獎、最佳配件獎、最佳工藝獎,再頒發漢服系列生活類和禮儀類的銅銀金獎。新唐人總裁李琮、紐約時裝雜誌《Moves》主編雅庫博、臺北駐經文處副處長季韻聲等人為獲獎者頒獎。

日常生活類漢服金獎──「桃源‧憶故人」系列第一套

作者:Elsie He

「桃源‧憶故人」(第一套)是典型的宋朝女子家庭服裝,文靜、婉約,並不華麗,非常實用。衣服的結構,從上衣、襦裙、褲子、包括扎帶子的方式,都非常傳統,布料選的小格子小碎花很女性化,也都是適合當時的民情。


日常生活類漢服金獎「桃源‧憶故人」(第一套)。(攝影:戴兵/大紀元)

日常生活類漢服金獎「桃源‧憶故人」(第一套)。(攝影:戴兵/大紀元)

日常生活類漢服銀獎──「漢古緣」系列(五套)

作者:陳麗卿(台灣服裝設計師)


第一套橙黃色是唐朝款式,高腰長裙大袖衫,在唐朝中期是比較流行的。(攝影:戴兵/大紀元)

第一套袖子拖到地,主要是宮庭流行的造型。宮廷流行的禮服往往很快就流傳到民間去了,一般富貴的人家都是可以穿這樣的款式的。


第二套粉紅色的是典型的宋朝襦裙。(攝影:戴兵/大紀元)


第三套粉色短襦配綠裙也是宋朝女子服裝。(攝影:戴兵/大紀元)


第四套服裝則是典型的秦漢款式──曲裾深衣。(攝影:戴兵/大紀元)


第五套則是在襦裙外,又加了褙子。(攝影:戴兵/大紀元)

日常生活類漢服銅獎──「大唐仕女」系列

作者:程銘華


程銘華與身著其獲獎作品「大唐仕女」的模特小姐在頒獎台上。(攝影:艾德華/大紀元)

禮儀類漢服金獎--「瞬」系列(第一套)

作者:王昭清(法國巴黎服裝設計師)

「瞬」(第一套)是唐代的典型裝束,短襦,長裙紮在胸上面,左右交叉領,裡面配襯裙,打結、褲子的結構與穿法都是當時的樣子。


禮儀類漢服金獎王昭清的「瞬」(第一套)。(攝影:戴兵/大紀元)

禮儀類漢服銀獎--「天地春」系列(第一套)

作者:BiQiong Gong

「天地春」(第一套)是根據明朝的經典款式設計制做。明朝建立後,恢復傳統的漢服服飾制度,服飾質料種類繁多,刺繡技術發達。婦女服飾款式承襲唐宋,襦、裙、襖、衫、褙子、比甲等,又從宋朝的文靜婉約轉變為瀟灑、大氣。


禮儀類銀獎BiQiong Gong的「天地春」(第一套)(攝影:戴兵/大紀元)

禮儀類漢服銅獎--「蓮花漢服」系列

作者:瑞晨


瑞晨與其獲獎作品「蓮花漢服系列」的模特小姐在頒獎台上。(攝影:艾德華/大紀元)

最佳工藝獎--「中國藍‧染世界」系列作品

作者:陳美合(台灣朝陽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藍染取其染色的自然元素,既不破壞自然也完全符合環保要求。這系列之所以獲獎正是因為其藍染的工藝水平非常之高,很難得。陳美合表示,如果將這樣的染料塗在床下,可以防蚊;用於衣物可以吸汗;甚至防止老年失憶症等。


「中國藍‧染世界」以其高超的藍染工藝水平獲獎(攝影:戴兵/大紀元)

「中國藍‧染世界」以其高超的藍染工藝水平獲獎(攝影:戴兵/大紀元)

最佳服飾配套獎──「官服」系列第一與第四套

作者:林雪綿(台灣設計師)

第一與第四套分別以明朝和唐朝的服飾風格為藍本。「這兩套『官服』之所以獲獎是因為其工藝水平很高,男式官服的帽子非常典型,男服的繡花、女服的鳳冠首飾等配飾精美。」


最佳服飾配套獎「官服」-一品官服(攝影:戴兵/大紀元)

最佳服飾配套獎「官服」-唐朝服飾(攝影:戴兵/大紀元)

最佳設計圖獎--日常生活類漢服「桃源‧憶故人」

作者:Elsie He

這套設計體現宋朝女子文靜、婉約、修長的服裝造型,結合現代花布和色彩,能把那個時代的特點保留的很好,沒有對傳統正宗的服裝做不必要的改動,又適合現代人穿,因此是非常好的作品。


最佳設計圖獎由Elsie He獲得,她的作品是日常生活類漢服「桃源‧憶故人」。(攝影:戴兵/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全球漢服回歸大賽頒獎典禮
組圖:漢服最佳服飾配套獎-「官服」
組圖:漢服最佳工藝獎「中國藍‧染世界」
漢服打動加設計師 明年必參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