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40%零售肉品遭超級病菌感染 專家擔心

標籤:

【大紀元11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鄧振梁編譯)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潛在致命的腸道細菌除了醫院的醫生越來越常發現外,在40%一般零售的肉品中也可發現這種細菌,但CDC呼籲民眾不必過度擔心。

亞利桑納大學公佈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超過40%的肉品被檢驗出潛在致命腸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簡稱C. diff)。

近30%遭感染的包括牛肉、豬肉、火雞肉,還有像香腸之類的樣品中,都被驗出含有一種毒性超強的困難腸梭菌菌種,與在近年來導致死亡率逐年增加的困難腸梭菌非常類似,使得專家擔心,這種病菌的感染可能是透過食物。

目前CDC正在研究亞大的這份研究報告,但CDC的專家表示,困難腸梭菌的存在與感染之間的關係並未建立,目前尚未發現足夠的證據該細菌可透過食物感染,民眾不需過度緊張。

亞利桑納大學獸醫專家頌格教授表示,自全國性零售商取得的檢測樣品中,41%的肉品與44%的火雞肉與50%的牛肉,還有62%的肝泥香腸含有這種細菌。其中,近四分之三的菌孢是最毒的第五型,該菌種導致豬和牛生病,且已逐漸感染人類。

但是疾病控制暨預防中心的專家說,困難腸梭菌的存在與疾病出現之間的關聯尚未確定,所以還不能肯定就是食物傳染的。

困難腸梭菌與人共處已經非常久的時間,常常與醫院與居家護理的老年腹瀉有關,有3%的人身上有該細菌,但卻沒有任何症狀。然而,由於濫用抗生素讓這一細菌產生抗藥性,產生新的更毒的菌種,無法使用傳統治療法治癒。

80%的困難腸梭菌感染發生在醫院與療養中心,而且感染的比率越來越高,1.3%的住院病人感染困難腸梭菌,比之前的統計高6.5-20倍。

每天治療困難腸梭菌感染的醫療費需要3,200萬美元,奪去300人的生命。更令人憂心的是,有一種更毒的菌種,叫做NAP1,產生毒性是一般的20倍,會產生嚴重的腹瀉,甚至死亡。

困難腸梭菌存活力極強,但是可用漂白水殺死,一般的烹煮下仍能存活,所以這種細菌感然可從牛肉到菠菜,很難鑑定真正的感染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對抗超級病菌 台灣中研院有解
研究:綠茶有助抗生素對抗超級病菌
超級病菌感染飆升
美醫生說  整形手術可能會感染抗藥病菌死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