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七大壞習慣 幸福才會來敲門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1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唐依旋/周奕倫編譯報導)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威廉.格拉瑟(William Glasser)指出:絕大多數的情緒障礙皆可歸咎於七種不良習慣,分別為處罰、抱怨、責備、威脅、怨天尤人、批評及賄賂,而我們卻常使用這七種負向情緒而毫不自覺。

舉例而言,你的妹妹花費一個小時為晚餐做沙拉,而你卻只批評她選擇的成分的不健康。你說你只是希望她能長壽而強壯,但你真的客觀嗎?還是你正試著控制她?

你的丈夫難得在他刮鬍後清洗浴室洗滌槽。但你仍每天抱怨,「這個洗滌槽真是一團亂﹗」並且責備,「我從未準時上班,都是因為我必須清洗它﹗」你是否正嘗試強迫他清理這個洗滌槽?

你的子女很少清理他們的房間。因此你便不斷地嘮叨著「你整理床了嗎?」「你收拾衣服了嗎?」「你把毛巾放進蓋盒了嗎?」

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反應與言語,都會使負向思考一點一滴的顯露出來,並影響生活週遭的人、事、物。當你強制性的告訴每個人做事的方式時,其實都透露著你試圖控制他人的生活,如此便很難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

別讓壞習慣 悄悄靠近你的心

格拉瑟博士表示:遺憾的是,這些壞習慣卻往往是從老師、父母、祖父母和其他同儕那兒耳濡目染中養成的。長久處於這種強制性的命令言語後,我們便會不自覺地開始如法炮製。剛開始或許能夠收到一些短期、達成目的的成效,但長久處於這種互動模式後,不僅會削減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熱情,更容易使雙方陷入一種痛苦的關係。

當我們落入一種「對與錯」、「該與不該」的單向思維去面對問題時,便很容易陷入無法控制的自我情緒中,也往往更容易有極端的情緒反應出現。不知不覺中,這些思考模式便深深的影響並掌控我們的情緒。

強制難使人心動

格拉瑟博士指出當人因極欲控制他人,而出現諸如責備、賄賂、抱怨、批評、處罰或威脅等行為時,不僅對解決事情毫無幫助,反而易使他人產生抗拒或爭論等負面效應;更可能引發對方使用哄騙、忽視、逃避等方式,或想盡方法來迫使你妥協與屈服。

除非自身先體認到這些壞習慣的不良影響,並學習不控制他人的行為,否則只會使自己的人際關係惡化並使週遭的人感到痛苦。

幸福的關鍵在自己

格拉瑟主張選擇理論學(Choice Theory),他指出當人不快樂時,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越是依靠自身的轉變,就越能看到週遭事物的變化。

在格拉瑟治療中心接受心理療程的39歲男子薩姆.布朗回憶起他失敗的婚姻時,認為最應負起責任的是他自己。他回憶道:「那是一個困難的時期。直到我的婚姻關係結束,我和我的伴侶心都碎了之後,我才開始意識到我也許能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隨著這樣的體認,薩姆開始嘗試轉變他的處事方式,學習不以強制的手法對待他人。他說:「我重新審視過去的我,選擇我最好的部份,並成為一個真正的我。而那最好的部份就是愛和支持。從前,我花許多時間去試圖改變我的前妻。」他微笑道:「而現在,我改變的是我自己。」


若我們都能以關懷、傾聽、支持、協助、鼓勵、信任與親近等七大正向行為取代負向思考,理智的處理矛盾與衝突,必能更有效地使危機出現轉機。( Getty Images)

愛與包容力量大

臺灣生命協會張翠華醫師表示:情緒管理,應從理解與關心開始。當我們從自身的經驗中去理解事件時,往往來自於難以控制的非理性。相同的事件會因為不同的人、事、物發展出不同的故事情節。所以要找到理性而統一的應對模式,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最好的方式是透過支持與理解,以正向情緒為基石,才能一同渡過難關。

格拉瑟認為,若我們都能以關懷、傾聽、支持、協助、鼓勵、信任與親近等七大正向行為取代負向思考,理智的處理矛盾與衝突,必能更有效地使危機出現轉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教育有塑造人民的價值觀、建構習慣與培養技術等等的功能,換句話說「辦了什麼樣的教育等於打造什麼樣的國家。」而在第一線從事工作教育的老師們則毫無疑問的肩負著如此的重責大任與無比的榮耀。因此不論在師資培育或教師研習中讓老師擁有能快樂幸福的知識、態度、行動力與環境即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要件,而當個個都是阿善師的時候相信也讓現今越趨緊張的教育環境能夠芬芳怡人、百花齊放了。
  • 當年輕的你,面臨求學中的難題;困陷於愛情的迷宮;或遇到人際關係的瓶頸,請寫封信投入「青春會客室」,讓艾莉陪你走過難關,渡過低潮,讓年輕的心再度飛揚!
  • 許多人相信世上有所謂的命運,我想用自己的體驗向大家說明幾件事,像是生活方式左右了我們的命運、我們可以改變周遭的環境等。再者,我也想告訴大家,不管是學者在進行研究,或是患者長年生病卻遲遲無法治癒,如果我們能夠坦然接受失敗,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發現。
  • 結束成就非凡的新人球季,曾雅妮即將進入球季後的調整期,打完LEXUS CUP之後,除了休養身心,新球季開打前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 面對這波全球金融危機造成許多高薪族失業,婚姻關係也面臨考驗。根據今年七月在全球金融危機蔓延前的訪查,在倫敦有八成的夫妻擔心因為經濟問題而離婚。而在美國,十月的報導中也提到富豪離婚案激增。而一般中產階級則因為離婚會使資產縮水而不敢離婚。在經濟問題的壓迫下,幸福婚姻的關鍵是什麼?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