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早期的觀察

植物,也有情緒(2-1)明確意圖的必要性

克里夫‧巴克斯特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

從一九六六年二月起大約兩年半的期間,我利用改良的裝置將電極與葉片連接,來觀察植物的膚電反應(圖2A)。

我首先採用邏輯性的做法。我試驗了各種不同的植物和不同的測謊設備,並在不同的地點作類似的植物試驗,甚至遠赴半個地球之外。一九六八年六月,我在中東緊張情勢升高之前飛往黎巴嫩。那裏的植物對我所作出的反應與紐約市的植物類似。

明確意圖的必要性

在這段期間,我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對植物作出威脅時,必須要有真正的傷害意圖才能在圖譜上觀察到反應。如果只是假裝,則不會激發任何反應。植物似乎可以察覺你不是認真的;它們就像能嗅出真假意圖間的區別。

我必須強調,這項植物研究雖然是利用測謊儀中的GSR裝置,但與測謊並沒有直接的關聯。一個人如果在測謊過程中試圖欺瞞,他的血壓、脈搏頻率和脈搏強度會有短暫的變化。同時,呼吸的模式和傳統GSR讀數也會改變。要測得這些變化,必須把感應片直接貼在受測者身上。無疑的,一個架構良好的測謊試驗,其執行和分析與受試者的情緒有很大的關係。然而,測謊員無法單單從反應的曲線中分辨出不同的情緒。對於試圖撒謊的受測者,整個測謊程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先將恐懼的情緒分離出來,然後再從中分離出害怕謊言被拆穿的恐懼。

有趣的是,印度的賈哥迪司‧全德拉‧博思(Jagadis ChandraBose)首先開始研究植物具有情緒的特點(註1);而我的研究,除了同樣顯示植物可能有自己的感情之外,與博思的研究有著不同而獨到之處──植物似乎對鄰近其他生命形式所散發的情緒相當敏感,尤其是人類的情緒。

註1:賈哥迪司‧全德拉‧博思是印度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在二十世紀前半期活躍於物理學和植物學領域。他利用自己發明的精密儀器──強化測量儀(crescograph)──看到了生物與無生物間界限的消弭,並於一九一七年獲英國王室授予爵士頭銜以表揚這項發明。他後來遭到當時具名望的生理學家的阻難,並建議他「在必獲成果的物理界度內探索,勿入禁區」。幸好,他並未聽從他們的勸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巴克斯特的發現,儘管主流科學界眼前還不能接納它;但對修煉界、哲學界來說其實並不令人吃驚,古希臘、印第安人、東方宗教就一直流傳著「萬物有靈」的說法。「原始感知」的能力,其實就是先天的本能,只是人類在後天的環境中失去了。巴克斯特利用測謊的工具,無意間印證了這個修煉界、哲學界的傳統理論;雖不是他的規劃,但這樣跨領域的聯繫所產生的影響,卻可能遠比他專注於測謊的研究還要宏大。《植物,也有情緒》一書內容正是跨足心靈、物質兩個世界的橋樑,並且充滿前瞻性、趣味性,對固步自封者將是一項悟性的挑戰,對勇猛求進者將是一項理性的啟迪,值得一讀。
  • 一九六六年二月二日以前,我從未想過自己會介入這個「意識研究」(consciousness research)的最前端──「生物通訊」(biocommunication)。回想起來,我所有在教育、訓練、就職方面所作的選擇,還有我天生的好奇心以及許多巧合,似乎都在為這一天和以後的經歷作準備。
  • 我在芝加哥附近的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tisy)完成戰時的九十天見習軍官訓練後成為一名軍官,接著被送往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軍官高等學校以及加州聖地牙哥的反潛學校受訓。後來,我終於被派往西太平洋前線。雖然我很想進入海軍情報局(Office of NavalIntelligence)從事對戰事可能有用的催眠工作,但沒有任何位高權重的人願意採納一位二十一歲低階軍官的建議。
  • 現在,讓我說一下那天早上後來發生的事。你盡可放心,就在早晨八點的紐約時報廣場附近,我並沒有跑到街上大喊:「我的植物會讀心術!」這樣的舉動,即使在紐約的時報廣場也是很奇怪的。而對我這個在科學領域裏浸淫多時的人來說,這也有違我所受的訓練
  • 癌細胞的36計,如何逃脫免疫系統追捕?為何疫苗有時有效,有時無效,決定因素在它?
  • 他發高燒死裡逃生,癌症腫瘤不見了!神奇膏藥治癌症,成分居然是細菌?
  • 人體的奧祕人能知道多少?人體最懂得情緒來源的器官藏在肚子裡
  • 虎鯨提利康以一己之力拯救了整個族群?!高智商的虎鯨為何從人類的朋友,變成了無情的殺手,卻仍然贏得了人們的關愛?
  • 被忽略的真相?!一百多年前的實驗透露了瘟疫的祕密?東方最神奇的防疫妙方,竟然這樣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