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方士(方技)傳略:孟欽 僧涉

椲楢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孟欽

孟欽是洛陽人。有左慈、劉根的道術,百姓受迷惑,趕去追隨他。

苻堅把他召到長安,憎惡他迷惑百姓,命令苻融殺他。不久孟欽到了長安,苻融把他留下來,便大宴郡臣,酒正喝得酣暢,苻融使眼色讓手下人把孟欽抓起來。孟欽化為旋風,飛出宅第外面。不多久,有人報告說孟欽在城東,苻融派騎兵去追,快要追上了,忽然間已隔得很遠,有時有軍隊抵抗,有時前面有溪澗,騎兵過不去,竟不知道他在哪裡。

苻堅末年,孟欽又在青州出現。苻朗去尋找,孟欽進入了海島。

僧涉

僧涉是西域人,不知道姓什麼。

少年時為和尚,苻堅時進入長安。虛靜服氣,不吃五穀,每天能走五百里,說沒有發生的事情,應驗得瞭如指掌。僧涉能用秘祝的名義讓神龍下來,每當天旱,苻堅常常讓他向龍禱告求雨。沒過多久龍下到缽中,天馬上下大雨,苻堅和大臣們親自走近缽觀看。

僧涉在長安去世。後來大旱了一段時間,苻堅歎息說:「涉公如果還在,哪裡會有這種擔憂呢!」

(出《晉書》)

轉載 正見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2/9/56457.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般都認為,能上山擒虎、入水捉蛟、戰場不避槍林彈雨、行俠仗義者是真正的勇士,而孔子卻不這樣認為。
  • 孝有層次深淺之分。一般所認為的孝順父母,只是孝淺層次的含義。 孔子所認為的全孝,才是其深層次的含義,才是孝的最高境界。
  • 人皆以為,得高官、發大財,飛黃騰達謂之通,反之為窮。而孔子對窮通卻有異乎尋常的理解。
  • 子路是孔子弟子中善於施政者之一。衛國的蒲邑壯士多而難治。子路為蒲邑大夫,向孔子辭行。孔子告誡子路,恭謹謙敬,可以制服勇士;寬大清正,可以親附民眾;自身恭正,百姓安靜,即可報效上司。
  • 薛宣自出仕以來,歷任地方縣令、郡守和中央執法部門官吏,誠心為民,政績可觀。西漢成帝時,他由陳留太守左馮翊推薦調入,一年後稱職轉正。
  • 子貢,名端木賜,是孔子利口巧辭的弟子之一,曾多次出使諸侯。孔子賞識他,曾把他比作貴重的祭器。而子貢知孔子卻來之不易。
  • 孔子善於因人施教。古時父母去世,守喪三年。守喪期間,孝子要住草廬,睡草墊,枕土塊,衣喪服,食粗食。宰予是孔子利口善辯的弟子之一。
  • 子禽曾問子貢,孔夫子的學問是從哪裡學得的。子貢回答,文王武王之大道,散在民間,賢者抓其大要,不賢者只抓住了末節,夫子處處皆學,沒有固定的老師。
  • 孔子逝世後,弟子們守喪三年而後散游諸侯。子夏居西河開館授學,遂為魏文侯師。子夏喪其子,哭而失明,曾子吊之。依禮,朋友喪明而哭之。
  • 中國人自古以來相信和遵守天人合一,人與天地溶合,相依生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