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一個具有特異功能的人

font print 人氣: 4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9日訊】自從近代西學東漸以來,國人對中醫的非議時常風生水起,現在亦是如此。本人聊以拙文,為祖國的中醫學挺一挺。也許是引眾人一笑,不當之處,歡迎斧正。

我非醫家,但對醫學上的某些問題頗感興趣。

例如,在中國古代醫學中,解剖學比之西方是有很大差距的。然而,中國古代的許多醫學高手在對人體的肌肉、骨骼、五臟六腑、血脈等方面的熟悉程度,較之西方的醫學家好像毫不遜色,特別是在經絡、穴位方面的造詣,那更是西方醫學家望塵莫及的。哪怕是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西方醫學家對於人體上那些能夠通過刺或灸治病的穴位,也只有望洋興歎的份。

因此,我常常想,中國古代的那些醫學先賢們是怎麼發現並瞭解那些神秘的穴位的呢?

不久前,我在看《藥聖李時珍》的時候才恍然大悟:醫學先賢們一是得到先師的口傳心授,二是自己長期實踐,三是有些人練出了能夠內視的特異功能。

李時珍就是一位練出內視特異功能的人!

李時珍從青年時代起,就堅持練習吐納、導引之術,後來在武昌蛇山觀音閣與一位高僧切磋內功之法。他還按照唐代孫思邈介紹的方法長期堅持練習,終於練成了反觀內視的特異功能。有這種特異功能的人能夠把自己的五臟六腑、經脈穴位看得清清楚楚,包括血液的流向、載有生命活體的元氣的運行情況。因此,對生命元氣有非常重要作用的關節點——穴位,他當然掌握得非常清楚。

西方醫學家沒有這種特異功能,他們瞭解人體內部構造的唯一方法就是解剖。眾所周知,他們解剖的標本絕大多數都是屍體而非活體,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要發現血液的流向、神經的活動、元氣的運動等方面的規律是比較困難的。當然,他們就更看不到神秘的穴位了。打個比方說,他們就好像將電源切斷後再去觀察電流是如何在電路中傳導一樣,肯定是一無所獲。

由此看來,中醫在外國人甚至現在不少的中國人看來,永遠都是一個謎,因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在他們看來永遠是一座雲遮霧繞且廣大無邊的金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藥「三七」即是醫治跌打損傷的「雲南白藥」中主要成份,被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稱為「金不換」。清朝前期的醫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說過:「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北參南七」,皆屬中藥名貴藥材。
  • 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了治療中風的方子去風丹的由來。
  • 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了治療中風的方子去風丹的由來。
  •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用於治療「脾虛弱、食少便糖、氣血虧虛」等疾病。常食大棗可治療身體虛弱、神經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勞傷咳嗽、貧血消瘦,養肝防癌功能尤為突出。「一日吃仨棗,紅顏不顯老」。
  • 何首烏是固精補腎、養髮烏髮的最佳中藥。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何首烏,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能斂精氣。所以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烏髭鬚,為滋補良藥。」古人把何首烏作為烏鬚黑髮補腎的聖藥推崇備至。晉代陶弘景認為何首烏「和魂而練魄,利竅而益肌,厚賜而開心,調營而理醜,上品仙藥也」。
  • 古代的中醫博大精深,某種程度上就在於它所蘊藏的神奇力量。望、聞、問、切是古代中醫的基本技能,診病方式看似簡單,但成效要想達到極高層次卻並非易事。這其中的每一項都神妙莫測。不抱著「普救含靈之苦」的「大慈惻隱之心」,古代那些藥到病除的醫術、能斷人生死的脈術都是練不出來的。
  • 中國古代醫者懸壺,大多都懷揣著濟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從豐富的史料中不難看到,「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寫在《大醫精誠》中的字句;「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已在歷代許多身懷奇術的醫生身上得以展現。
  • 死生有命,富貴由天。人一生的福、祿、壽乃至各種疾病的發作都是有定數的。時間到了,臉上的氣血之色、脈絡的運行狀況都會呈現出異常的變化。縱觀古今,惟有精通醫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讀懂身體密碼,參透箇中玄機。中國歷朝歷代都不乏這樣的高人,本篇將一展明朝幾位市井大夫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醫術。
  •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and herbs on the table.English Trans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s the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歷代良醫不僅能治人久病不癒的頑疾,而且也多有在須臾間起死回生的醫術。掌握這種醫療神術的醫生,首先都必須有救人濟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醫德。看清代名醫熊慶笏和劉道景起死回生的醫德、神術。
  • 針灸一些救命穴位,可以救治情況危急的病人。
    中國古代醫道相通,出神入化的醫術比比皆是,沒親見、親歷過的人或許很難相信。但許多醫生一針即瘥、一匕立起、一劑回生的案例卻被詳實地記錄在史籍中。無數個神奇的瞬間在過往千年中都真實地發生過。本來中醫就是「道家醫學」,有道之士自然能悟懂、參透人體之玄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