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國電影解除30年禁令 戲院連爆滿9天

人氣 12

【大紀元12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文編譯報導)沙烏地阿拉伯奉行伊斯蘭保守教義路線,1970年代起,以電影腐化社會的理由禁演,這項實施了30多年的禁令最近解除。解禁的兩個城市是紅海港口城市吉達(Jeddah)及鄰近的塔伊夫(Taif),播放電影為羅塔那(Rotana)娛樂集團製作的喜劇片「Manahi」,共放映9天,天天爆滿。

播放時,來自「弘揚美德阻止惡行委員會」(The Commission for the Promotionof Virtue and Prevention of Vice)的宗教警察,事先檢查了大廳,然後守在門口,確定男女生分開入場,女生坐在包廂內,男生和男孩則席地而坐。

為了爭看第一部公開放映的電影,民眾在阿齊茲國王文化中心外大排長龍,此場地非為播放電影而設,放映機也非專門放映35釐米影片所用。

喜劇片「Manahi」情節是一個倒楣的沙國農夫誤打誤撞到了杜拜的故事。票房反映了民眾的熱情,共有的1,200個座位場場爆滿,每張票要價沙幣15元(約4美元),整場洋溢著笑聲,本來預定每天演出二場,後來午夜過後加演第三場。幕後投資者是「中東股神」沙國王子阿爾瓦德。

趕來出席的男明星默爾基說,「很高興能夠躬逢其盛,這個場面鼓舞我演出更多的阿拉伯電影,並打算和Rotana進一步合作。這是一種榮譽,第一次在沙國公開放映的電影裡有我的名字。」

電影負責人薩利姆告訴法新社說,在沒有真正電影院的地方放映Manahi,是很冒險的,但是他很高興地看到觀眾對電影的渴求。

此次解禁,也歸功於吉達市長哈里發.費薩爾親王的魄力,他本人是詩人,也支持文藝活動。但儘管在吉達的成功,尚沒把握是否Rotana將能「Manahi」在首都利雅得播放,那裡的宗教警察非常頑固,政府官員更保守。

一位名叫阿姆立的男子,把他的孩子也帶去看「Manahi」,他說,他為了滿足了對電影的激情,經常前往開羅和杜拜旅行。

30年前,阿拉伯的電影愛好人士,至少還能聚在俱樂部中觀賞電影。但在70年代,極端保守的瓦哈比教派認為電影會腐化人心、對社會有害,因而禁播電影。沙國電影愛好者還得出境到埃及和杜拜去一解電影癮。然而近年來禁忌已慢慢被打破,錄影帶、衛星電視和電影,悄悄地在夜間咖啡館受到歡迎。

宗教警察局長蓋司本來認為電影是絕對的邪惡。但是後來他緩和他的立場改口說,我們並沒有要拒絕所有的電影。如果服務好,並符合伊斯蘭教義,核准部份電影是適當的。(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金融風暴衝擊  沙銀行業第三季出現衰退
金融風暴令 中東「巴菲特」慘賠40億
沙國車商不景氣銷售仍增  不可能降價
創紀錄! OPEC減產200萬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