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大學第一屆學術月特稿(15)

文明的碰撞:中國科術與西方科技(二)

慕容患

人氣 22

二、西方文明的科學之路

1,西方古代的科學路線

西方哲學的發展在古希臘的前亞里斯多德時期,最早表現為樸素的生命科學,這個時期的西方宇宙論保留著一些上古修煉體悟之學的痕跡,表現出樸素的生命科學傾向,如泰勒士認為“萬物都充滿了神”,畢達哥拉斯認為靈魂是不朽的東西,並且在輪回中可以轉變為別的生物,恩培多克勒據說行過神跡,蘇格拉底為見證神諭而獻身,而柏拉圖的宇宙生成論則是與猶太教的創世說可以相提並論的另一種西方神創論文化傳統。

前亞里斯多德階段的西方哲學在思維傾向上頗具有東方“天人合一”和“知行合一”的思維特徵,認為萬物有靈,人類認識的第一個起點應該從認識善與行善開始。蘇格拉底說“美德即知識”;柏拉圖並不認為真正的智慧來自于我們對周圍世界的觀測和學習,而是來自於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理念世界」,他認為人的知識是先天固有的,並不需要從實踐中獲得。

羅素在他的《西方哲學史》一開始就說:「哲學和科學原是不分的。」實際上,希臘的這些哲學家也同時就是科學家。畢達哥拉斯是一個數學家,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柏拉圖精研幾何學,而亞里斯多德則幾乎是邏輯學和物理學的創始人。

大約在相當於中國的戰國中期,古希臘文化的香火傳到了亞里斯多德手裏。

亞里斯多德,這個西方古代哲學沉思和科學觀察的巨人,“在吾愛吾師更愛真理”的思想下,創立了理智哲學和科學的第一個形而上學體系,開創了“科學觀察加哲學思辯”的古代科學研究方法以及三段論演繹邏輯思維方法。他系統的著書立說,分門別類地討論問題,開設了形而上學、邏輯學、物理學、生物學、氣象學、博物學、天文學、倫理學、政治學等新學科,亞里斯多德的成功,標誌著古希臘文化中由蘇格拉底而柏拉圖約百年的先知時代的終結,西方哲學由神性智慧降為理性智慧,理智哲學借亞里斯多德之手攀上了高峰,成為之後西方科學的指導思想。

在西方哲學中,形而上學這個詞指的是嚴格的哲學,也就是脫離實修實證僅僅靠邏輯推理來探索宇宙和人生的那些學問。主要通過抽象概括和邏輯推理(歸納和演繹)的方法研究事物的存在和演變。從亞里斯多德開始,以純邏輯推理代替樸素生命科學的形而上學宇宙論,成為西方哲學思考宇宙的基本思維模式,之後的西方哲學對宇宙的思考已經完全變成了邏輯演繹,再也見不到“實證”(這裏指內證,修煉體悟之實證)的因素。

亞里斯多德以後西方幾乎所有的學問都屬於形而上學體系或從這個體系中分化出來,包括“外實證”的自然科學。

亞里斯多德雖然缺乏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那樣的神性智慧,卻不乏道德和宗教的思想,所以才能在盡付闕如科技工業和望遠鏡、顯微鏡的古代,僅僅通過眼睛的觀察和頭腦的沉思,就以形而上學(哲學)的名義和演繹推理的方式,第一個綜合了當時的所有科學知識。亞里斯多德用形而上學和演繹邏輯的方法,引領西方人作理論思維,論證神靈的存在。

2,近代(文藝復興之後)西方的科學路線

文藝復興運動過程實際上是古希臘哲學思想的復興過程,在隨後短短500年左右的時間裏,西方科技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再次湧現出一大批科學家、藝術家和哲學家,如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莎士比亞、培根、笛卡爾、牛頓、萊布尼茲、愛因斯坦、海森堡等等。這個時期西方科學上的發展從它規模和程度上來看可以說是對古希臘文明的革命,但是其本質裏仍然承傳了古希臘的哲學思想──觀測、歸納公理和邏輯推理,區別在於古代科學最主要的特徵是觀察——對肉眼所見的事物作哲學的分析和邏輯的推測,而文藝復興之後的近現代科學卻走入了儀器觀察、實驗室分析和數學公式計算及檢測。

在文藝復興的初期,即使包括象牛頓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也仍然對上帝心存敬畏。然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日子卻隨著科學的發展漸行漸遠了。古希臘科學的觀察刷新為實驗,哲學的辯證變更為疑證。新時代的基督徒以科學實驗和哲學疑證發展出應用性極強的科技理性思維,也就是後世所謂的實證科學。

實證主義指的是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時期的一種哲學思潮。實證主義的先驅可以追溯到弗蘭西斯科?培根和十七,十八世紀的英國經驗主義。“實證”(Positive)一詞,在這裏意指被給予的或被規定的,一旦被證實即被接受;並且不可做更進一步的解釋。這個詞告誡人們,不要企圖像“神學”或“形上學”那樣,超出實證的觀察世界,去尋求“第一個”或“最終的目的”,一切的人類知識都已包含在所謂“科學”的範圍內。

培根提出“知識就是力量”和“建立人對萬物統治的帝國”的口號,明顯反對西方由古希臘和羅馬到古西歐一以貫之的道德正統思想,突破仿古的復興追求,其知識和智慧的路標不再面向古希臘,而是面向現代。他以經驗歸納法宣導科學實驗主義,推動科學實驗走進學院和研究所。在培根手上,科技理性知識作為征服自然和主宰社會的力量,開始變異道德理性的古代文明。培根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天朝文明行進腳步滯緩,淪落為一般國家的開始,西方科學在科技層面全面超過了中國。

文藝復興之後,實驗哲學抬頭,產業革命興起,西方科學在“技”層面上的發明蔚成風氣,製作日新月異,已由蒸汽變為電氣,由電氣變為原子能。科學技藝的輝煌成就沖昏了人類的頭腦,對於自然一知半解的人開始妄自尊大,忘乎所以,坐井觀天。康得說:「給我物質,我就能用它造出一個宇宙來。」拉普拉斯對拿破崙說:「陛下,我不需要上帝這貨色。」尼采則宣佈:「上帝已死」。

隨著對物質的探索和能量的掌握的深入,西方科學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近代直至現代的人類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

(本文轉載自未來中國大學校刊《大學視野》)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諸葛明心:中華神傳文化解言(上)
諸葛明心:中華神傳文化解言(下)
羅同:古希臘的哲學奧運會
羅同:泰勒斯的「神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