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求售通貨緊縮 經濟衰退雪上加霜

標籤:

【大紀元12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最近的熱門話題除了「紓困」外,應該是非「通貨緊縮」莫屬了。房市泡沫化後連累原物料、汽車及股市等價格的急速下降,但並未刺激購買力,反而使消費者裹足不前,最後因擔心失業或預期降價的心理而停止消費,造成所謂的「通貨緊縮」。通縮的結果將使無法獲利的企業為節省成本而裁員,對衰退的市場造成雪上加霜的效應。

根據《今日美國》報導,美國今年十月物價指數下降的速度創下近六十年的新高,雖然聖誕季節的折扣價對消費者而言是一件樂事,但卻可能使已呈現通縮的市場更陷入大蕭條的風險。

報導指出,有些經濟學家認為現在判斷通貨緊縮已經開始可能言之過早,因為他們認為政府已積極處理信貸緊縮,這有助於防止通縮持續。但也有經濟學家對此一推論持保留看法,紐約大學教授魯比尼努(Nouriel Roubini)即預測結合衰退與通縮的「滯縮」(stage-deflation)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影響美國及全球。

通縮陰影並非是無中生有,油價已從今年的最高點跌了百分之七十、小麥則下跌百分之六十、房價則從二年前的高點跌了百分之二十一。此外,連銷店、大賣場、網路零售商雖然以各種折價券或特價銷售等方式促銷,都僅能勉強維持基本的銷售量,無法吸引消費者。消費者已不再任意的添購物品,取而代之的是修復還堪用的物品,並且減少每次採購的金額。

該報導指出,通縮除了影響銷售市場外,也打擊投資者。根據十九世紀的大蕭條經驗,通縮將自然淘汰企業家,能支持到最後的企業家,以極為便宜的價格併購其他公司。此外,股市的崩盤將使更多公司不借代價的出售資產以維持帳面的平衡,如此將更助長通縮。

美國的股市已蒸發了二十兆美元,當投資者資產大量消失時,終將改變世界。至少短期內通縮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全球實質回報基金(Pimco Real Return fund)投資組合經理米希爾‧渥諾赫(Mihir Worah)樂觀的表示,全球的決策者已全然掌握問題,相信他們會採取必要步驟抑制通縮的持續。費城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查爾斯‧普洛瑟(Charles Plosser)表示,美國並未呈現持續性的通縮,最近的價格下跌只是對映今年稍早上漲的價格。不過普洛瑟也說,正如美聯儲採取行動抑制通貨膨脹,美國必須防止通縮的發生。

事實上美國聯儲及財政部已積極向經濟投入金錢,希望維持借款機構的活躍以避免倒閉與清算的連鎖反應。例如美聯儲將其主要的聯邦基金利率即銀行間的隔夜貸款利率降為百分之一,而且還可能進一步調降,某些經濟學家表示,美聯儲甚至可能將此利率下降為零。

不過,該專文指出,部分人士擔心零利率的實質意義及其是否真能防止通縮。當利率是零的時候,投資者根本毫無利潤可言,甚至是得到負值回報。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試圖安撫消費者和投資者,表示美聯儲仍然有大量的妙方,即使利率達到了零,聯儲還可以運用「量化」的戰略,如購買國債以壓低長期利率、提供資金給銀行、或維持長時間的低利率等。然而根據過去數月的觀察,美聯儲的戰略效果有限,而且已使其資產負債表從一年前的八千億美元升高到現在的三兆美元。

不管經濟學家們如何預測,可以肯定的是,美聯儲及財政部必須竭盡所能的抑制通縮或者甚且是滯縮的發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通貨緊縮 美經濟新威脅
專家警告美國經濟或出現通貨緊縮
英相布朗指該國明年將出現通貨緊縮風險
美新經濟數據拉警報 通縮疑慮甚囂塵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