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論語熱反映出中產階級渴求?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2月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小玉2008年2月1日東京報導)中國學者於丹撰寫的《論語心得》日文版星期五在日本面世。於丹認為,中國古典哲學著作《論語》仍有許多思想適用於當今社會。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出現的論語熱反映出中國城市中產階層在社會急劇變革中對心靈安寧的渴求。

由日本《講談社》出版發行的《論語心得》(日文名《論語力》)一書作者、中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於丹日前在日本外國記者俱樂部舉行記者招待會。她表示希望通過論語排解現代生活的迷惑。於丹說:「我們生活在現代,每一個人都在享受的現代文明,但是我們面臨著全世界一個共同問題,就是文明不一定給我們帶來快樂。為甚麼物質越豐富心靈越迷惑呢?」

孔子第75代玄孫、孔子學研究家孔健在日文版《論語心得》的序言中用「論語迎來了大復活的新春」形容目前在中國出現的論語熱。

*漠然的不安* 

於丹2006年在中國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論壇》發表了論語心得,此後出版的《於丹論語心得》一書包括盜版在內成為銷量1000萬部的暢銷書。孔健認為,於丹的這部《論語心得》引發論語熱。他認為,論語熱的背景是一種漠然的不安正在中國人心中擴散,這種不安來自社會的腐敗、越加擴大的貧富之差以及正在失去的傳統文化。

《湯姆遜企業收購新聞》編輯上野肇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認為,當今中國社會的生活環境、價值觀和人際關係正在發生急劇變化,人們需要尋求一種心靈的安寧。不過他同時認為,論語熱或許只是限於城市中產階層。上野肇說:「這種需求可能更多是來自城市的中產階層,並不見得波及整個社會。」

*道德與法律*

在記者會上一位記者問,論語能否為解決中國食品安全以及環境污染問題發揮作用。於丹表示她不希望過分誇大論語的力量,論語並不能直接解決中國目前存在的社會問題。她說:「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問題侵害了公民的自身安全,我們要在加強法律的同時講道德,不能完全以道德取代法律。」

從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到文革時代的批林批孔經歷了風風雨雨的論語開始受到中國政府關注。孔健在日文版《論語心得》序言中稱,中國政府打算在今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選用論語中的5個語錄向世界宣傳中國文明。

《湯姆遜企業收購新聞》編輯上野肇認為論語熱能否長久要看人們是把論語看作是人生修行,還是僅僅加以利用。他說:「中國不像其他國家是多黨制,這就需要依靠權威力量,論語作為古老中華文明的象徵受到中國人的崇敬,中國現政權或許要藉助論語來穩定社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同祭先師共享和諧 中國祭孔有口無心
丹佛晚會落幕  東方神韻感動高原名城
劇場人員:我正是那追尋真理者
旅館經理﹕喜歡所有節目 最愛頂碗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