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凍記憶體 駭客竊密新招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2月24日訊】〔自由時報編譯胡立宗/綜合報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前鋒基金會(EFF )及溫瑞爾公司(Wind River Systems )22日公布一份系統安全研究報告,指出市面上所有的加密軟體其實都不可靠,因為硬體限制,駭客只要急速冷凍電腦的記憶體,就可輕易取得其中的解密程式碼,破解各大加密軟體的防線。

主流加密軟體如微軟的BitLocker、蘋果電腦的FileVault及TrueCrypt與dm-crypt等,都是將機密資料加密鎖碼後存入電腦硬碟,但唯一的漏洞就在記憶體,如果能取得記憶體中的解碼資料,就算資料鎖碼方式再嚴密,都無法阻擋有心人入侵。

降溫後移植到特製軟體

研究人員發現的漏洞,就是利用記憶體在低溫狀況下,可保存其中資訊長達數分鐘甚至是數小時的特性。他們利用一罐常見的罐裝除塵噴霧,就能將記憶體溫度降到攝氏零下五十度,然後將記憶體移到安裝有特製記憶體備份軟體的電腦上,就能輕易取得其中資料,找到所需的解碼資料。

防駭 最好將電源關閉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電腦或筆記型電腦處於鎖定、睡眠或休眠模式中,這種入侵方式的成功機率最高,因為此時電源並未完全切斷,而記憶體當中還存有先前的資料。因此就算裝有加密軟體,要避免駭客竊取資料,最好的方法還是將電源關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NASA砸巨資 委託SpaceX協助「銷毀」太空站
研究:新型油漆既能淨化空氣又能自我清潔
SpaceX發射新衛星追蹤太陽風暴 開啟新篇章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