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覺食物過敏會危及生命

人氣 427

(大紀元3月15日訊)近期裡,新州北部城鎮一個華裔聚集的城鎮,有位華裔11歲五年級的男孩子Jason因為食物過敏引起死亡。大家都為這位聰明孩子的去世感到可惜﹗同時,這裡也提請大家關注有關食物過敏的問題。

  食物過敏   

  近年來,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在全世界範圍顯著升高,專家預測這將可能成為最常見的流行病之一,人們需要高度重視其應對辦法。為了加強大家的警覺意識,世界衛生組織於2005年確定7月8日為世界過敏日。

  醫學上把過敏(變應性)分為4種不同的種類,以羅馬數字I至IV來命名。其中最常見的是I型和IV型。I型有時也被稱為「特應性」或者「速髮型變應性」,如人體在被昆蟲蜇傷後幾秒鐘就會作出反應,空氣污染、植物毒汁,動物毛髮過敏和花粉過敏以及化學纖維製品玩具衣物,在幾分鐘內就有反應。

  IV型稱為食物過敏(Food Allergy),時間則在30分鐘以內。這是一種特殊的病種,指某些人吃了某種食物之後,引起身體某一組織、某一器官甚至全身的強烈反應,以致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或者組織損傷甚至死亡。   

  這是一種體質異常的表現,即無害的東西在過敏者身上變成了有害的東西。從醫學角度講,有過敏性體質的人胃腸功能較差,腸壁的通透性較高,容易將食物中未被消化分解的蛋白質直接吸收進入體內,成為一種抗原物質,刺激人體產生抗體,在與食物結合時會釋放出許多化學物質,發生過敏反應。   
  過去,生活水平低,食物相對單一,食物過敏的發生較少。但是現代社會發展,使人們食物品種大為豐富,人們接觸到以往難以見到的食品機會增加﹔具有明顯地區性的食物,因為便利的交通條件而廣被食用﹔有特定季節性的食物,因為飼養、栽培和儲藏以及保鮮等技術進步後供應越來越多﹔運輸業發達更使許多食物漂洋過海,南來北去﹔科技時代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使得各種各樣的方便食品和人造食品層出不窮﹔廣泛使用化肥、殺蟲除草劑以及灌溉水源和作物,生長環境受到污染﹔畜禽使用的混合飼料含較多的致敏物質,食物所含過敏性物質成分增加,等等。學齡前期以及學齡期兒童喜歡吃零食,零食種類以及正餐食品較多,食物過敏機會增多。

  6歲以下的幼童約有1%~3%對食物過敏,70%的食物過敏發生在30歲之前﹔有人可能因為吃半顆花生或者摸到花生油及其食品,牛奶灑在皮膚上等就會造成過敏反應﹔有人吃過海鮮,過敏的腫塊出現在腿上或者出現在胸背。也有的人食用大蒜、洋蔥等辛辣食物會有反應的。   

  食物過敏最常見瑭{床表現為皮膚症狀,呼吸道症狀和消化道症狀。如皮膚瘙癢、濕疹、麻疹﹔頭暈、噁心、嘔吐、腹瀉,甚至少數人還會發生過敏性休克等,機體發生過敏反應時,會累及心臟,導致血管擴張、心跳加快、血壓降低、心臟負擔加重,突出症狀就是心律失常。

  食物過敏不具傳染性,但是有遺傳的可能。如果父母都有食物過敏史,其子女患病的概率約為50%﹔如果父母單方有過敏史的,其子女約有1/3患病。食物過敏的高發年齡是在4歲以下,食物過敏不能治癒,但是治療能幫助減輕過敏,感覺舒服一些。

  現在,人們採用國際最流行的脫敏療法,改善過敏體質,改善細胞活力,調節內分泌,促進細胞再生功能,儘量實現不復發的理想效果!近來,以色列索羅卡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發現,飲駱駝奶可以治療食物敏感,他們對八名小孩進行食物過敏治療,發現部份小孩的免疫系統有增強的現象。    

  目前,食物過敏尚無有效根治辦法,但是生活中加以注意是可以防止的。如,避:避免引起過敏的食物。替:變換一下替代吃法。躲:有些食品中具有光敏性物質,如華裔常食的油菜、萵筍、小白菜、菠菜、芹菜、芥菜、莧菜、馬齒莧等,都屬於光敏性蔬菜。特別是在5~8月,陽光強烈,若此時過多食用這些蔬菜之後又未「躲」開太陽,有些人的皮膚上就會出現紅斑、丘疹、淤點,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皮膚潰瘍,可能伴有頭痛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痙攣、流涕鼻塞、咽喉發癢咳嗽,會覺得全身不舒服。

  引起食物過敏的範圍,常見的也是最易引起的物質,主要是食物中的蛋白質,其中﹕

  1.海鮮類:魚蝦、龍蝦、螃蟹、海產品、貝類以及不新鮮的魚(因為不新鮮的魚會釋放組織氨造成過敏的症狀)。2.含人工食品添加物的食品:如人工色素、防腐劑、抗氧化劑、味精、香料等。這些化學物質在日常食品中可見,如果不注意往往會被忽略掉,如:各種冷飲、飲料、巧克力,如﹕汽水、果汁、茶水等﹔醬菜醬油、黃色布丁、黃色糖果﹔五香豆乾、牛肉乾﹔各種罐頭食品、零食(糖果、餅乾、蜜餞…等)﹔泡麵﹔含酒精的飲料或者菜餚等。3.豆莢類:芝麻、花生、大豆、豌豆、蠶豆,荳油。4.核果類:核桃、腰果、杏仁、胡桃,小麥、麥麩及其麵粉。5.含咖啡因:巧克力、咖啡、可樂、茶水、可可。6.某些果蔬:帶殼水果,香蕉,哈蜜瓜,柿子、芒果、草莓、柑橘(柳橙類)和菠蘿(鳳梨)。蔬菜,芹菜和蕃茄等。7.其他:牛奶及其奶製品,如起司等﹔肉類、雞蛋﹔香菇、竹筍、殘留農藥的青菜。

  提請注意   

  在堪稱世界人類族裔「大熔爐」的美國社會裏,對食物過敏的人數之多超乎想像。相關部門有很多相應的管理措施,例如,在美國標準市場出售的食品,如果食品中摻入了食物過敏成分,一般可以看到有標籤上加以註明﹔食者自己也必須閱讀食品標籤,排除引起過敏的食物並且避免食用這些食物﹔極端嚴重的過敏病例,需要立即接受治療﹔如果突發食物過敏性休克,會造成呼吸困難,也可能導致死亡,應儘快到醫院救治。

  如果有曾經發生食物過敏時產生嚴重反應者,請隨時帶警示手圈,也請醫師給一些緊急急救之藥品,以備不時之需。有氣喘宿疾者要仔細閱讀食物標示,看是否有含硫添加物,氣喘的人對含亞硫酸鹽的保存劑容易產生過敏,亞硫酸鹽主要存在酒、新鮮以及脫水的水果(如:芒果干)、海產類等。有些人出於宗教方面的考慮不食用豬肉,但是也有人上對豬肉會有過敏反應的。

  新州州長於2007年3月16日簽署了一項相關法令修正案(P.L.2007,c.57),其中提請新州教育部門給學校起草相關食物過敏管理條例,也要求各個校區根據教育部的條例制定相應的食物過敏管理措施。

  新州很多學校及其課外活動管理者,對食物過敏管理有相當多的相應措施。例如,註冊表格,一定要如實填寫相關專欄「是否對食物過敏」的內容。如果孩子對甚麼食物過敏,家長要在開學第一天或者更早與學校有關人員聯繫。有食物過敏學生的班級,老師或者管理人員會根據情況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例如要求家長避免帶過敏食物到學校,或者過敏者周圍的同學食過之後需要清潔用品或者搽手,配備專人照看過敏者的用餐吃食以及熟悉緊急情況之下如何聯絡救護人員等。

  另外,華裔家長對孩子學校嚴格規定不得交換零食或者午餐,請不要大驚小怪,因為這是關係到同學生命的大事。華裔家長參與學校的族裔文化活動帶有食物品嚐等內容時,一定要像其他族裔或者有經驗的家長那樣,遵循學校規定,明確寫清楚食物成分,方便大家辨認,特別是有機會能夠買到包裝密封的食品,就儘量不要自己做,以便保證質量和符合衛生標準。

  更多信息,請諮詢﹕www.foodallergyinitiative.org。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費鴻泰用生命自責 馬英九:不會讓這事發生
蕭萬長:費鴻泰自責可理解  但不必太悲壯
費鴻泰自責賭性命 牧愛協會:勿做不良示範
費鴻泰退黨 馬:費展現誠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