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門後代生活:除賺錢還有什麼奇特愛好

標籤: ,

【大紀元3月26日訊】擁有一個著名姓氏,得承受多大壓力?他們長大後,最難的是「傑出」,就像戴維‧洛克菲勒說的那樣:「一生都掙扎著要配得上自己的名字和繼承的遺產」;最容易的是「平庸」;最容易受指責的是「叛逆」……當然他們可以尋找證實自我價值的其他道路,譬如拍電影、捉甲蟲,或成為投資狂人等等。

癡迷甲蟲的洛克菲勒傳人

據錢江晚報3月25日報導,戴維‧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傳人。他的爺爺老洛克菲勒一手建立龐大的石油帝國,父親小洛克菲勒生了5個兒子,個個都比較出息,但最有名的是最小的兒子戴維。

根據戴維寫的《洛克菲勒》傳,這個家族教育孩子的方法非常科學、嚴格。比如,父親常常親身示範如何成為一名優雅的紳士,向孩子們展示,如果整整齊齊裝箱打包,就能比胡塞一氣裝進更多的衣服;教孩子如何疊夾克外衣,這樣從箱子裡取出時就不會有皺褶……

雖然家裏十分有錢,但戴維‧洛克菲勒少年時期總是滑著旱冰經過中央公園到林肯學校上學,原因是父親強調「每天都要鍛練身體」,家庭司機只是開著車跟在後面。

總之,他沒有被慣壞,而且非常明白自己的責任。他曾說過,「一生都掙扎著要配得上自己的名字和繼承的遺產」。這個家裏的寵兒成年後取得諸多成就,比如成為美國大通曼哈頓銀行董事長,控制著泛美、環球等美國前五大航空公司,成為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大廈的投資者等。雙子大廈也叫戴維-納爾遜大廈,納爾遜是戴維的哥哥。

不過,戴維還是一位甲蟲狂,他的甲蟲收藏量絕對前無古人:9000種、157000個標本,他的成就被列入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目錄。戴維大力資助設在亞利桑那州的一個研究站,專門採集西南各州的昆蟲標本。他們分離出兩個稀有品種,並以「洛克菲勒」姓氏命名。

據說,戴維從10歲起就在黃石公園的樹林裡四處奔跑尋找甲蟲做標本。等到他進哈佛大學時,對甲蟲的偏愛已登峰造極,因而獲得教師的特許,選修研究生的昆蟲學課程。他在大學裡唯一獲得優等成績的,就是這一門課。

後來,即使他當上大通曼哈頓銀行首腦,在談話時還會突然心不在焉,撲向在地上爬行的昆蟲,逮住後放入小瓶,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談話。如果他不是一個銀行家,很有可能會像對自然科學有所貢獻,他是那種典型能成「家」的人。

工作最努力的億萬富翁

阿爾瓦利德‧阿蘇德是沙特阿拉伯國王阿卜杜拉的侄子,這位王子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經商上,2007年美國《福布斯》雜誌將這位全球工作最努力的富翁評選為中東地區首富。從他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不折不扣的「投資狂人」。

15歲起,阿爾瓦利德就堅持聽BBC電台新聞學習商業知識,閱讀時政雜誌和報紙。1976年,他到美國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學成後回到沙特開始涉足商界。父親資助他1.5萬美元,此外他將父親給他的一棟價值150萬美元的房子抵押出去,獲得40萬美元現金。憑藉這些資本,他展開一系列的商業冒險。

阿爾瓦利德王子有機會接觸沙特政商界的要人,他利用這一身份遊說政府官員,拿到價值不菲的房屋建造合同,又利用父親曾擔任駐法大使的背景,將很多歐美奢侈品引進沙特,這門生意給他帶來每年上千萬美元的收入。

隨著阿爾瓦利德在建築和房地產業的成功,他的財富滾雪球式地增長。他建立了「王國控股公司」,把觸角伸向其他領域。他成功地利用財富和王室血統,編織了一個由各國政要和商業鉅子組成的關係網。

阿爾瓦利德還會在毀滅裡尋找機會,當上市公司陷入資金危機或不利傳聞,股價一路狂跌,阿爾瓦利德不是拋售,而是買進。事實上,他的成功,正是建立在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基礎上,他總是能將那些搖搖欲墜的企業變成他的賺錢機器。

1990年,花旗銀行因美國房地產貸款壞賬等原因陷入泥沼(歷史現在又重演了)。阿爾瓦利德得知此事後,以每股12.46美元的價格,認購了花旗4.9%的普通股。隨後,花旗的股價開始回升,阿爾瓦利德又追加了5.9億美元的投資。時至今日,阿爾瓦利德當時所投的9億美元已增值到100 億美元。

1997年,阿爾瓦利德投資陷入困境的蘋果公司,以9億美元購入蘋果電腦5%的股份。後來這份投資升值至近64億美元。幾次如魔術般的表演後,阿爾瓦利德開始被資本市場奉為「在毀滅中尋找機會的神奇投資人」。

阿爾瓦利德被稱為「地球上工作最努力的億萬富翁」,他每天只睡5小時,以便有更多的時間查看他遍佈中東以及歐美各地的投資項目的運營情況。近期,王子也開始投資中國。

愛拍記錄片的繼承人

傑米‧約翰遜是強生製藥的第五代繼承人。這個家族傳到如今,愛拍記錄片的傑米是其中勤奮上進執著的一位,不過,他有一個愛好,常常得罪人。

他最近拍攝記錄片《百分之一》,採訪了「股神」沃倫‧巴菲特的養孫女妮可,妮可說「被巴菲特家族接納感到很幸運」,老巴菲特知道後大發雷霆,他宣佈自己和巴菲特家族都不接受妮可。

原來,妮可的媽媽瑪麗,在妮可4歲的時候嫁給了老巴菲特的兒子彼得‧巴菲特。妮可是瑪麗前一次婚姻的結晶。後來彼得和瑪麗又離了婚,但是彼得在妮可18歲時又領養了她……

兒子的婚姻製造了這本糊塗賬,可老巴菲特不糊塗。要是妮可被家族接納,這個身上沒有巴菲特一滴血液的女孩將會繼承他的大筆遺產!

傑米的第一部記錄片叫《生而富貴》,講了大家族繼承人們奢侈淫逸的生活。據說,這個片子導致大部份朋友跟傑米絕交。

總之,傑米在片中展現了一批花花公子,他們年輕而富有,殺手鑭是快速讓女士著迷的超凡技巧。這些片子出來後,足以讓公子們被父輩狠狠教訓一頓。

記錄片面世後,傑米以「導演」的身份迅速成名,但兒時好友從此對他敬而遠之,生怕成為他下一部記錄片的主角。(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毛新宇稱壓力大  不像爺爺偉大被轟
利物浦淘汰國米 英超豪門強勢統治歐冠
龜山發現280年古墓    文化局申報暫定古蹟
代代相傳森森不息的植樹活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