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字(8)保留判斷空間的批判者

統計數字是事實?是謊言?

喬貝思特

人氣 1
標籤:

第三種選擇是以批判性的角度看待統計。批判並不代表否定或敵對的態度:批判不是犬儒主義。批判者是以謹慎的態度看待統計;面對數字時,他們避免兩種極端,就是無知的全盤接受,以及挖苦的全盤否定。反之,批判者試圖評估數字,分辨統計的優劣。

批判者瞭解,有一些社會統計也許很不錯,但它們絕不是完美無缺的。每種統計都是將複雜資訊總結成比較簡單的數字的一種方式。當我們使用統計時,不可避免地會失去一些資訊及一些複雜性。批判者認清這是統計必然存在的局限性。

此外,他們也瞭解每個統計數字都是選擇之下的產物:選擇狹義定義或廣義定義、選擇測量方式,以及選擇樣本。在選擇定義、測量方式以及樣本時,人們會考慮各種因素:他們可能想要突顯問題的某個層面;或許用特定的方法蒐集資料比較容易或比較省錢,如此等等。每個統計數字都是各種選擇的折衷產物,這意味著,每個定義、測量方法和樣本,可能都有局限性,也都有可批評之處。

批判的意義,不只在於單純指出統計數字的缺點。再次重申,每個統計數字都有缺點。問題在於,特定的統計瑕疵,是否嚴重到足以危害統計數字的有效性?定義是否太過寬廣,而將太多誤報計算在內(或者太過狹隘,而將太多漏報排除在外)?改變定義,將會如何改變統計結果?同樣地,測量方式和樣本的選擇如何影響統計數字?如果選擇了不同的測量方式和樣本,會發生什麼事?

統計數字是如何被使用?統計數字的詮釋是否適當,還是它的意義遭扭曲而產生突變?所進行的比較是否恰當,是否將蘋果與橘子混為一談?不同的選擇,如何導致統計大戰中互相矛盾衝突的數字?這些都是批判者會問的問題。@

摘自 《統計數字是事實?是謊言?》 商周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總統:台灣與中美洲貿易進步空間很大
澳洲失業率下降 有喜亦有憂
美去年的全年經濟成長創下2002年來最低
統計數字(1)統計:是謊言,還是事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