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需重新審視全球領導作用

標籤:

【大紀元4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弗朗切斯基2008年4月23日華盛頓報導)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越來越多的人提出,要重新審視美國在世界事務中的領導作用。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伊拉克戰爭削弱了美國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影響力,決策者應當反思美國的外交政策,以應對21世紀的挑戰和機遇。

*依舊是全球頭號強國*

人們廣泛認為,美國今後依然是世界頭號強國,美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軍隊,國防開支超過其他32個最強國家的總和,還擁有能夠影響許多國際金融機構和其他國際組織的最大經濟體。許多觀察人士說,美國社會、文化和思想仍對世界各國具有強大吸引力。

大部份國際民調顯示,國際社會普遍對近年來美國在國際事務中領導作用感到不滿意,甚至美國的傳統盟友也對美國2001年9/11以來的外交決策,特別是伊拉克戰爭提出質疑。

*美統治地位有局限性*

馬里蘭大學國際政策研究項目主任史蒂文.克爾說,美國有時被描繪成以強凌弱。他說:“二戰以後,美國依據國際法、國際慣例和自由市場機制,領導了國際秩序的建立,並為此贏得了廣泛尊重。美國還努力推動民主和人權。而人們現在的看法是,美國正在偏離這些原則,人們希望美國重新回到這些原則上來。”

波士頓大學歷史和國際關係教授安德魯.貝斯維奇分析說,蘇聯解體後,世界上其他重要國家願意容忍只有一個超級大國存在的格局。他說:“布什政府的傾向是非此即彼,比如:『不和我們站在一起,就是反對我們。』這種傾向使很多國家對是否還能容忍美國是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的世界秩序提出質疑。我認為,這是伊拉克戰爭以來我們失掉的最重要的東西。”

貝斯維奇認為,伊拉克戰爭等事件表明了美國統治地位的局限。他說:“不僅只是軍事力量的局限,還有貿易逆差、貨幣疲軟、債務劇增,等等。所有這些都表明,我們的力量不像我們曾經想像的那樣強大。”

*需更謹慎運用外交政策資本*

哈佛大學國際事務教授史蒂芬.沃爾特同意這種觀點。他提出,要更加謹慎地運用美國外交政策的資本。他說:“美國不希望逐漸弱勢,美國要的是節制地使用自己的實力,要將各種威脅按照輕重緩急排隊,不要試圖同時處理全部威脅,避免為了愚蠢的目的而濫用實力。”

沃爾特等許多分析人士說,如果美國建立了各種夥伴關係和同盟關係,並且謹慎地運用自己的領導力,就可能恢復冷戰期間的某些做法,從單邊主義回到多邊主義。

軍事歷史學家貝斯維奇強調說:“重心的轉移並不意味著我們對國際法、國際機構的看法必須一定要與比如歐洲人的看法一致。不過,我們要扭轉布什政府的態度,重新將國際法和國際機構視為有用之物,而不是將它們看成障礙。”

*新夥伴關係*

貝斯維奇認為,印度和中國的崛起將地緣政治的中心從大西洋轉移到了亞洲。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政治和國際事務教授的阿隆.弗裡德伯格預計,一系列新的多邊夥伴關係將會建立起來。他說:“值得觀察的有趣現象之一是,是否會出現價值觀相同國家的各種區域性或全球性聯盟。例如,在亞洲建立一個包括各民主國家在內的磋商體系,涵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也許還有印度。也有人提出建立一個把歐亞和世界各地的民主制度國家聯繫在一起的全球機制。”

弗裡德伯格認為,美國將繼續擁有冷戰結束以來所承擔的同一全球責任。

他說:“由於美國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無論我們願意與否,美國幾乎不可避免地將在世界大部份地區以某種方式發揮領導作用。”

同許多分析人士一樣,弗裡德伯格教授說,新的21世紀需要美國的堅強領導,以加強全球安全、促進民主管理,促進經濟發展。

關鍵詞:美國,華盛頓,美國外交政策,伊拉克戰爭,亞洲,超級大國,全球機制,強國,世界秩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駐伊美軍指揮官升官 統率中東美軍
嚴垣﹕CNN不道歉﹐CCTV反擊吧﹗
美個人身份資料被盜嚴重急需關注
美版「王千源」 資深漢學家揭CSSA惡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