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世界中如何引導兒童青少年成長

陳彥玲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4日訊】網路或是惘路? 對父母來說總是擔心過於喜悅,甚至是親子間爭執的導火線,讓我們來看看這個似乎無法避免的現代親子課題如何解套。

二十世紀末的網路地球村顛覆了人類傳遞訊息的傳統方式。至少到2002年底為止,全球使用網際網路的人口已超過全球的10% 也就是六億人。台灣的網路人口更高達38%,將近八百六十萬人。顯然已是一個文化的新產業。

然而普遍的情況卻是:「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人人有希望學會使用這種快速便利的工具,但是又沒把握可以不深陷網路的世界,並且對時間與價值觀保留自主的權利。因此讓身心尚未成熟的兒童青少年接觸網路以前,如何讓他們能健康的使用則成了現代父母、教育工作與相關業者的重責大任了。


(圖片來源:gettyimages)

網路世界的基本元素之一:虛擬

網路的世界存在著一個最基本的元素:「虛擬」,正面的使用它,可以將人類的創意做無限的延伸,但是也因為這個基本元素讓兒童青少年在學習人際溝通時陷入了誤區而不自覺。除非線上互動的雙方都願意以真實的身分交流,否則很難排除「匿名」的正反影響。

要擁有成熟的人際溝通能力必須建構一個完整的溝通環境。語言溝通固然重要,但若缺乏眼神、表情、音調、姿態甚至服飾裝扮等等非語言的溝通管道,則仍然不能稱之為完整的溝通環境。因此,網路溝通留下了許多不確定與不信任感,當然也建築了人際之間不良的互動關係與自信心的低落、緊張不安等反面效果。

網路世界的基本元素之二:同步空間的立即回饋

同步空間的立即與反覆的回饋;隨時隨地可以得到網友的立即回應,甚至還可以同時跟多個視窗裡的網友交往,加上可以開關自如的享受「操之在我」的權利,更常常能快速的得到現實生活中不易獲得的心理期待。

如此一來原本在成長過程中,極為珍貴的「挫折忍受力」,竟失去了寶貴的培育環境。也難怪父母老師感嘆孩子的脾氣日易暴躁,也越來越難管教,而孩子也不見得快樂。

其他諸如:將網路世界視為避難所而不可自拔,造成時間管理失當、生活作息不正常、耽誤學業與實體的人際關係,甚至因沉迷所造成身心傷害的情況也已讓父母教師無奈的視網路為心頭大患,隨之而來的惡性循環使得高壓的教養氣氛與手段如夢魘般的揮之不去了。

了解了這些原因目的在於早做預防。網路是家長學校提供給孩子的,在購買網路與電腦設備以前我們會仔細的評估各類公司推出的產品與服務,總要讓投下的金錢達到最佳效益。

但是似乎我們忽略了「人」的因素而少做了許多具體有效的關心動作;在此我們誠懇的提出一些行動,希望全民的關注也落實在政策與生活中:

教育人員的研習

不能只講究技術,而需真正的關注「人」。教會校長老師使用電腦的同時,也請千萬具體的讓他們知道如何檢視、保養好自己的健康,而不是等到健康亮起了紅燈才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治療。

我們確信當教育工作者能夠知道如何檢視與保養自身的健康時也才會具體而有效的教會下一代真正健康的使用網路,更不會照本宣科式的作一些表面的宣導而達不到真正的效果。 俗話常說養成一個好習慣可以省下不少金銀財寶。

我們奉勸凡要動手開動電腦時,最好先喝下一大杯的白開水,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讓人因為使用電腦而快速被消耗掉的水分能得到補充,也因三、四十分鐘後必須解尿而起身離開電腦,這要比家長老師的三令五申會來的省力氣和有效。

業者開發的產品與服務:

業者不論在開發的產品與服務或開設相關課程時也應該以「會對人產生何種影響為考量」而非以利益為第一優先。所以可以設計出畫面優良,遊戲更有人性特質的產品例如:講究合作互助而非暴力打殺…等等的內容,又如中華電信斥資不菲的成功研發網路的保護措施將自殺、毒品、賭博、色情、暴力等等有害身心健康的網站自動從網路截斷封鎖,也是一個值得參考的做法。

親子關係的經營

現代人因為環境的擁擠、人際關係疏離若沒有智慧的去面對與紓解壓力,則往往以外求的手段來尋求暫時的「不聞不見」。為人父母者若是也以這樣的方式處理自己人生的困境,其結果當然很容易錯失親子相處共同學習如何克服人生難題的契機。

所以當為人父母者發現自己無法忍受孩子的吵鬧時,能想想自己這是在提醒要讓自己的智慧增進的好時機,就總能靜下心來跟孩子用心對話,甚至感恩孩子的存在。良好的經營需要經驗的帶領與演練,孩子的一言一行事實上就是大人的一面鏡子,反觀自己會讓明鏡更清晰。

明慧教育學會一向致力於促進全民身心靈健康的耕耘,目前也開設關懷親子關係的課程與網路安全的服務,希望我們一起來打造e個淨化的網路工程。

服務電話: 02-2933-3175,0921-126-475,0963-227-239(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恆立南投縣三日電)南投縣一百七十二位模範兒童,今天披戴榮譽肩帶,於國立工藝研究所接受縣府的表揚,縣長李朝卿頒贈每位模範兒童工藝撲滿當獎品,工藝所則安排他們DIY教學自製筆筒作紀念,讓今年的模範兒童在彌漫工藝氛圍的工藝園區,度過了難忘的一天。
  •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三日電)屏東市李家三姐弟妹父親早逝,母親改嫁,由十六歲的姐姐媛媛帶著十三歲的弟弟俊明和八歲的妹妹欣怡當家,三人自理「家庭」,讓不時前往探望的八十六歲阿公心疼,屏東市長葉壽山今天前往探視。
  • 桃園縣「兒童幸福幫」三日成立,桃園縣長朱立倫(165/69) 擔任「幫主」,並誓言將為兒童的幸福而努力。朱立倫縣長強調,縣政工作不僅只開闢馬路、作捷運等建設而已,真正重要的是要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感到幸福,因此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為兒童的幸福打拼。
  • (大紀元記者仇錦光波士頓報導)3月30日,由波士頓安良公所和哈佛大學組成的中國象棋社,在中華公所大樓舉辦老少同樂的象棋比賽。十多名11-13歲的青少年兒童棋手與波士頓象棋協會的高手們對弈切磋。波士頓象棋協會的棋手普遍以先讓三步的禮讓棋法,與初入棋壇的少年們交鋒。
  • 為了更深入了解各校的現況,嘉義市長黃敏惠於3日上午由教育處長余坤龍、副處長林良慶等人陪同,至吳鳳幼稚園、興安國小訪視。二校分別針對校內亟需整修項目,提出簡報。興安國小為慶祝兒童節,由二年級小朋友用412塊骨牌砌成骨牌牆,和市長一起玩推骨牌遊戲,骨牌倒下時,全場大小朋友high成一團。
  •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三日電)金門縣慶祝兒童節暨優秀兒童表揚大會今天舉行,縣長李炷烽頒獎表揚三十五位優秀兒童,並期許全縣兒童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人翁。
  • 昨日(4月2日),紐約五分局「家庭暴力」小組警官張子華將紐約亞裔婦女中心 (New York Asian Women's Center) 介紹給華埠社區,希望家暴受害者可以受益於亞裔婦女中心的免費服務。
  • 明天就是兒童節了,很多家長都會買玩具送小孩,不過,小心千萬別買到中國進口的黑心玩具,因為大部份的中國玩具含有重金屬及可塑劑,極有可能會造成生殖系統的危害,以及造成幼兒生長遲緩。
  • 今年台中大元國小的兒童節慶祝活動企畫配合健康促進計畫,以「樂活(LOHAS)」(代表著樂觀、包容與成熟),做為主題概念,期望能藉此牽引起人與人之間的迴響。
  • 【大紀元4月4日報導】(中央社紐約三日法新電)美國故總統林肯的一封信今天在紐約以三百四十萬美元(約台幣一億元)拍出,創美國的手稿拍賣天價。林肯這封信是回覆一群兒童敦促他終結奴隸制度的請願書,內容感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