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往事

標籤: ,

【大紀元4月7日訊】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的事情,有的事情你會很快的忘記,但有些事情你卻很難忘記,因為它或許曾經讓你開心或許曾經讓你痛心。

記得2003年的春天,那是我在愛爾蘭工作的第三個年頭,之前我一直住在都柏林一區的一個apartment裡,因為房東要賣掉他的房子做其他的投資,所以我在more street的留言板上很快的找到了一個想分租house的便條。那是一對年輕留學生租住的house,裡面有三個睡房,除了他們一對情侶之外,還有一個上海的留學生住著另一間,空著的那一間最小的房間,那就是我的新家。

他們倆原來是中學的同學,男孩叫Key,女孩叫Amy,都是從中國北方某城市來的,倆人都是21歲,已經來愛三年多了,也算老「愛」了。每人都打兩份工,其實根本就沒有時間去上課。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來賺幾年錢然後回家買個房子好結婚。我也很理解他們,因為要是在中國,向他們這樣年齡的人想自己買房子那是夢。

在國外生活都很忙碌,很快一個月就過去了,這一天我休息,正好趕上他們兩個也休息。早晨一起來Key就問我:「石哥,你今天去不去city center呀?」

我說:「怎麼?你有事要辦嗎?」

「不是呀,我想問問你要是去city center的話,我就搭個便車去買袋大米。」

在愛爾蘭的中國人自己駕車的很少,因為汽車的保險太貴了,年齡越青,保險越貴。二十四歲以下的男生,如果沒有full driver licence 那一年的保險大概要2700多歐元。所以很多人不是買不起車,而是買不起保險。

「買大米呀,那我就是沒有事也得給你跑一趟了,要不然把Amy給餓跑了,那我得擔多大的罵名呀。」我一邊煮著咖啡,一邊和Key調侃著。

Key的眼睛不大,再加上那副厚眼鏡片子,尤其是一笑的時候你就很難偵查到他的眼睛在哪。

「好,那我先謝謝石哥了」,他笑著跑到樓上叫Amy去了。

很快就一切就緒了,我已經把車打著火,Key做在我旁邊,Amy因為嫌鞋子不舒服又回去換鞋,Key抱怨的對我說:「石哥,你看她,啥事都得我給她準備好,就差給她提鞋了。」

我說:「女孩嗎,總是要讓男人寵著才開心呀。你要是嫌煩,那下次我來替你?」。

Key一下子就臉紅了:「石哥,你說啥呢,我啥時候說煩了?」。

Key是北方男孩子裡面少有的那種對女孩細心體貼的類型,因為太靦腆了,一般情況下我都不敢跟他開玩笑。在搬過來這一個多月裡,他給我的印象總是那麼溫文爾雅,輕聲慢語。

都柏林市中心的街道都很窄,轉了幾圈才找到了一個停車的位置,停好車後,他們兩個就去亞洲行採購去了,我想去More街買點水果,因為那裏的水果即新鮮又便宜,而且在More街和Mary Street步行街的拐角處還可以拿到《大紀元時報》。我以前在一區住的時候幾乎每天都去那兒拿報紙看,也可謂是忠實的讀者了。

我一邊看著報紙,一邊等他們兩個回來,不一會的功夫,Amy拎著幾個大塑料袋,Key抱著一袋大米走過來,還直衝我喊著:「石哥,快來幫幫我,真沉呢。」我看他把個大米袋子;摟在胸前,挺著個肚子挺有意思的,就跟他開起了玩笑:「你是企鵝托生的吧,真笨!放下來歇會兒。」

Key放下大米袋子,一轉眼看見我手裡的報紙,一把就搶了過去「刷」的一下就扔回了那張每天有人搬來專門放大紀元時報的臨時小桌上,然後神秘的把我拽到一邊說:「這是反動報紙,你別看。」

一下子把我給弄懵了,這個從不干涉別人事情的小伙子今天怎麼了,「是誰跟你說得這是反動報紙?」

「是我們班同學說的,千萬不能看,有國家安全局的人在旁邊盯著呢,誰要是看了這些報紙等回國的時候就有麻煩了。」

霎時,我看著他視乎是看著一個強大國家機器魔影,他們是怎樣給這樣一個溫順善良的孩子的內心裏培植了這樣一種巨大的恐懼感,使得的他們即便是在遙遠的自由世界裡,也逃脫不了精神上的桎梏。

我默默的走回了那張放報紙的小桌,再一次的拿回那張《大紀元時報》。剎那間,他瘋了似的跑過來,一把將那張放滿報紙的小桌推倒,然後向我怒吼著:「我是為你好!難道你不想回家了嗎?」。

家,是啊,每個人都不能捨棄的地方,怎麼能不回呢? 可看張報紙又跟回不回家有什麼關係?我突然的迷失了答案。

我愕然了,在我腦海中一個月以來一直是文文靜靜,彬彬有禮的,甚至是靦腆的有點像女孩的一個小紳士,怎麼一下子變成了一頭瘋狂的野獸。這是什麼魔法的邪惡力量,又是什麼震膽欲破的威懾力量才能使一個正常人如此扭曲。

我看著他,陌生。

回家的路上,Key依然坐在我旁邊,寂靜….。只有車輪摩擦地面的「沙沙聲」,不知是馬路太不平還是車太快,我感覺到他在發抖。是的,他害怕,因為他跟我說過,年底他就要回家結婚了,他和普通的十三億中國人一樣,只想過一個平平淡淡的日子。

燦爛的陽光照射著大地,彎彎曲曲的道路總要走過,我的心裏一片蒼涼。@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經歷過相似苦難 柏林人認同「沒有黨文化的演出」
黨文化解毒:「階級鬥爭」的迷霧
每日退黨團隊聲明精選(2008/03/17)
黨文化從「公有」到「共有」的魔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