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覺:周恩來欠歷史一個交代

——「五‧一六」、姚登山及其他

張成覺

人氣 47
標籤:

【大紀元4月9日訊】繼毛的神話破滅之後,曾經被中共塑造成「完人」的周恩來也在近年備受質疑。負面評價多指他「逢君之惡」,無疑言之有據。但其實,周本人的錯失也不少,如文革時期清查「五‧一六」即是。

所謂「五‧一六」,源自1967年「首都五‧一六紅衛兵團」貼出傳單,內容是「打倒周恩來,砸爛舊政府」,五月份外交部王海容`唐聞生向毛上書反映,謂外交部和社會上有一股反周的空氣,毛批示指之為極左。並在批改姚文元文章中加寫「五一六」是反動組織。68年中央成立陳伯達為組長的清查「五一六」專案領導小組。上述紅衛兵團隨著其頭頭被捕而瓦解。

但1969年周親自發動和領導了一場運動,在全國大抓「五一六」,外交部被作為重點。他特別指示外交部要以抓「五一六」為運動中心,陳伯達流露抓「五一六」出現擴大化傾向,他即批評稱運動才開始怎能講擴大化,這會給群眾潑冷水。(何方《從延安一路走來的反思》,明報出版社,2007年,498頁)
在他起草的《關於建立「五一六」專案聯合小組的決定》中,特別提出抓「五一六」主要看罪行,查證據,不要專門追組織`查表格。所以,他和外交部領導談話時說,「姚登山參加『五一六』,難道還要填表嗎?」(同上)

這姚登山原是駐印尼使館代辦,曾在雅加達使館奮勇保護中共國旗,備受吹捧,回到北京時,除毛`林之外的高層領導人均在周和江青率領下前往機場迎接,後在一次會議上姚站在中間,左挽江青,右攙毛照了一張相。如此殊榮在中共歷史上堪稱空前絕後,此皆出於周之垂青。不料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將其捧上天(安門)的周,沒多久就把他打翻在地。在外交部召開的萬人批鬥大會上,姚成了頭號「五一六」分子,罪名是反對周,要奪陳毅的權。批鬥完既未判刑,也無結論,就押送至秦城監獄關了九年。(同上,468頁)

所謂姚奪陳毅的權純屬子虛烏有。其實他一直迷信毛和尊重周,在外交部當造反派頭頭時仍照樣聽周的話。不過他堅持只參加運動決不染指行政,故周先讓其參加部黨委會議,後要他進三結合的臨時業務領導小組,他都沒去。但至今官修史書還說他奪權當了「代理外交部長」,連《周恩來年譜》都有類似說法。

70年3月,周又主持起草了《關於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陰謀集團的通知》,經毛批閱「照辦」後頒布。文件一方面提出「要擴大教育面,縮小打擊面」,但又說反革命組織很多,強調鬥爭的複雜性。非但如此,還把解放軍的肖華`楊成武`余立金`傅崇碧和原中央文革的王力`關鋒`戚本禹綁在一起,列為「五一六」的後台和操縱者。這就實際上助長了擴大化。(同上,499頁)

於是,全國迅即掀起運動高潮,持續兩年之久,直到71年9月林彪出逃後才開始降溫。其情況恍如當年延安搶救運動的翻版,但規模就遠超40年代。全國各地從城市到農村,機關到學校,到處是標語大字報,動員並不存在的「五一六」分子坦白,同時實行引誘欺騙及刑訊逼供,結果清查出的「五一六」分子,有的說一千萬左右,也有說兩三千萬。被迫害致死的達數十萬人。(同上)

最匪夷所思的是,所有在文革中被打倒的新權貴,都被定為「五一六」的後台。除上述王`關`戚`楊`余`傅`肖之外,連清查「五一六」專案組長陳伯達,都被稱為「五一六」後台。林彪自我爆炸,又變成「五一六」主要幕後操縱者。而最終確定的總後台,是在文革結束後,說是林彪`「四人幫」。此後無須再變了。(同上)

在抓「五一六」的緊張關頭,周既運籌帷幄,指揮全局,又身體力行,率先垂範。他找外交部造反派若干頭頭和骨幹,勸說他們坦白交代。新聞司科員成綬三和黃安國,均響應其號召,承認為外交部「五一六」的組織部長,並招供了一百多人。此二人坦白有功,不但沒戴帽子,還加官進爵。成連升三級,後官至港澳辦副主任。(同上,499-500頁)

周除向成`黃這樣的二十多歲的青年做工作,還做老幹部的工作。歸國華僑出身的林兆南就是一個。他經周動員承認了,回去一想覺得不對,又推翻了。部長姬鵬飛不甘心,又找他談,他再次承認了。回去再想,又推翻了。如此反覆多次,被傳「七進七出」。此人文革後獲平反,出任駐土耳其大使。

外交部屬重災區,四千幹部中一千七百人被懷疑是「五一六」分子。至72年初步定案,經周批准,正式戴帽子的二十人,除名列首位的姚登山外,還有司局級幹部三人。此外百餘人列為敵我矛盾或受不同處分。到1975年,戴帽子的均獲通知取消了帽子,但此後一輩子的工作安排無一不受影響。例如有一位堅不承認參加過「五一六」的朱根華,原任世界知識出版社繪畫編輯,因「態度惡劣」被正式扣上帽子,調離外交部系統,到《人民日報》畫漫畫。

這場時間長,規模大,手段殘酷,害人無數的清查「五一六」運動,最後不了了之。但被當作「五一六」抓的上千萬人及受株連者,並無得到一個說法。從中央到各級組織,從發動者到組織者,無一人承擔責任,包括周恩來總理。

人所共知,周曾多次向毛作檢討,如延安整風時期檢討三次路線錯誤,58年檢討56年的反冒進,等等。這顯然為了應付毛。與毛無關的確屬周個人犯的錯誤,則未聞其作過檢討。毛拒絕下「罪己詔」,周其實並不比毛強到哪裡去。

前面提到的姚登山,算是福大命大,文革後平反冤假錯案被釋放出獄,繼續當黨員(從未開除過),恢復行政級別(十一級),但蹉跎歲月,逝者如斯,向誰討還公道呢?

不過他還不算最慘的。比他高級得多的劉曉(八屆中央委員`外交部副部長)`潘自力(駐蘇大使,1922年入黨)和陳家康(副部長),雖曾長期與周共事,卻被定為外交部「五一六」後台。潘`陳二人被迫害致死,劉被整得精神痴呆。周怎能輕信這些老部下會反對他呢?

毫無疑問,周欠他們一個交代。這筆他本人已不可能償還的欠賬,不是應由其繼承者——現在的中共當局以適當的方式代為償還嗎?

轉自《新世紀新聞網》(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張成覺:「靚女」與歡樂——再談「肥肥」
張成覺:「毛的旗幟」凝結著白骨與鮮血
張成覺:炮製大冤案毛理應反坐
張成覺:「組織性」與「良心」的背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