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環團反對麥花臣球場重建專案

標籤:

【大紀元5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黃靜榮香港報導)昨日環保團體環保觸覺提出反對旺角麥花臣球場重建專案,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指,麥花臣球場是一幅機構及小區用地(GIC),市建局竟使用91年的規劃許可來作今天的重建,17年的方案並不適合現在的情況。

譚凱邦說:「土地用途屬於機構及社區用地,91年,市建局申請了規劃許可,將它的用途亦可以作為起樓之用,這是一個很大的漏洞,並指出,不應該在原本不可以起樓的地方走『精』面去申請規劃許可。」

該組織指,香港遊樂場協會是非牟利機構,並非發展商,只是想重建麥花臣室內體育館。但該協會可能未有足夠資金,就找市建局協助。而重建體育館不應由地產集資,而是由政府或賽馬會資助,該組織估計,只要1至2億元便能重建體育館,相比起去年2,000億的稅收,以及2月的派糖財政預算,真是九牛一毛。


麥花臣球場(攝影:黃靜榮/大紀元)

政府有偏幫地產之嫌

譚凱邦說,市建局的成立,不是要取代康文署,而是促進及改善舊區的居住環境。而麥花臣球場沒有人居住,附近50米範圍也有極之殘破的建築物,無居住環境需市建局去改善。

而現時麥花臣球場是一塊機構及小區用地(GIC),現時市民可用正常程序使用體育館,任何市民都可以使用。當市建局重建後,住宅及商場部份便會賣給發展商,土地的部份產權便變成私人擁有。市建局其實只為地產商作嫁衣裳,將「公產」變「私產」。這次事件一再次證明,重建政策是偏幫地產商。

此外,譚凱邦又指,旺角區,人多車多,空氣差,樓宇稠密。麥花臣足球場、籃球場及市建局欲重建的室內場,提供了一個較具面積的緩衝區,減低整體密度,提供休憩及活動的空間。


環保觸覺指出,現時市民可用正常程序使用體育館,但當市建局重建後,住宅及商場部份便會賣給發展商,土地的部份產權便變成由私人擁有。市建局其實只為地產商作嫁衣裳,將「公產」變「私產」。(攝影:黃靜榮/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初選案 劉偉聰、李予信脫罪 官接納多項解釋
初選案裁決前感言 鄒家成感無悔 李予信形容如「畢業」
澳洲外長關切香港初選案判決
港機場惡劣天氣增休息區 派籌等的士免排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