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歲月

李劍虹:紀念韓國光州起義28週年

李劍虹

人氣 26
標籤: ,

【大紀元5月20日訊】二戰和韓戰結束以後,韓國在美國扶持下,經濟獲得高速發展,並超越了北朝鮮的經濟成長。然而,無論是李承晚或樸正熙,均不容許民眾享有任何集會、遊行、示威等政治權利,並經常逮捕和拷打異見人士。經濟高速增長與專制獨裁的對接,必然造成腐敗叢生,權力者缺乏對民意的敬畏,在權勢和利益的巨大誘惑下,野心家們屢屢用政變考驗著這個飽經磨難的民族的心志。

1979年10月26日,樸正熙被中央情報部長暗殺,崔圭夏出任代總統,並宣佈全國大部分地區實施戒嚴,以免北朝鮮趁機入侵。11月24日,140 名民主人士因要求民主在漢城被捕。12月12日,保安司令官全斗煥發動政變,任命其妻弟出任戒嚴司令官。1980年4月中旬,全國爆發了工人及學生示威浪潮,要求民主。5月上旬,示威進一步擴大,要求撤銷戒嚴令和全斗煥下台。5月17日,全斗煥下令禁止一切政治活動,查封大學,禁止召開國會,禁止批評國家元首,並拘捕金大中等民主人士和學生。5月18日,全斗煥派出軍隊在光州展開武力鎮壓,數十名群眾死亡。光州學生和市民奮起反抗,以全羅南道道廳(相當於中國的省政府)為中心,進行了長達十天的有組織的抵抗,是為韓國歷史上著名的光州5 18起義。多達數十萬的市民參與了抗爭,期間成立了”市民收拾對策委員會”和”光州民主民眾抗爭領導部”,抗爭隊伍搶奪軍隊武器,教練市民使用武器,組織武裝抵抗,一度佔領全羅南道道廳,迫使戒嚴軍撤回郊外。光州市形成一個共同體,市民提供抗爭人士食物及日常補給,醫生、護士全力搶救傷者,娼妓亦為傷者捐血。在5 18事件初期,政府控制的媒體不能客觀報道事件真相,還歪曲事實,憤怒的民眾縱火焚燒了幾家電台和報社,並編發《民主市民會報》,突破軍政府新聞封鎖,向全國說明光州事件真相。

5月27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不能坐視韓國的無秩序和混亂”的聲明,正式容許韓國以軍隊鎮壓光州起義民眾。全斗煥叫囂”殺死70%的光州市民也可以”,於5月27日清晨出動7萬兵力、15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100多門大口徑炮、大型直升飛機,甚至出動導彈部隊,野蠻鎮壓起義民眾。之前抗爭者開始疏散群眾,只讓”抗爭領導部”的人留下。在200多名最後留守道廳的人中,有10多名女孩子及60多名高中生,因為親友被殺害而堅決留下。

光州518抗爭最終被殘酷鎮壓。據官方數據,事件造成191人死亡,122名重傷,730名輕傷。直接經濟損失為2200萬美元,間接損失無法統計,導致了韓國戰爭結束後,政府實施經濟增長計劃以來的第一個負增長年。但一些民間資料稱,在擁有80萬居民的光州市,屠殺了5000餘人,傷1.4萬多人,逮捕數萬人。

全斗煥在鎮壓起義後成為總統,將事件定性為”金大中等親共主義者主導的內亂陰謀事件”。全斗煥政府在全國瘋狂鎮壓民主運動,白色恐怖籠罩韓國。5月28日逮捕了大批參與民主運動的市民和學生,並以”光州事件幕後操縱者”的罪名判處金大中死刑,後在美國干預下改判無期徒刑。

光州起義被鎮壓後,韓國媒體在高壓下緘默無聲。政府在提及這個事件時,先是稱”光州暴亂”,後改為”光州事件”。政府禁止一切關於”光州事件”的輿論和出版物。”5 18″猶如一個咒語,在光州乃至整個韓國人民的心中留下深重創傷。成百上千風華正茂的青年被殘酷虐殺,身後還背負”暴徒”惡名,失去親人者的痛苦終生難以平復,這個剛強的民族為此失去20多年的平靜,至今5 18的悲情尚存,民族和解並未徹底實現。

此後的十幾年間,韓國民眾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抗爭,為爭取民主自由、為光州起義正名前仆後繼。1980–1983年,有700多名新聞工作者因要求新聞自由而被政府勒令退休。1980–1986年,每年都有相當多的大學生因政治訴求被開除。光州起義死傷者家屬和傷殘者組成了數個不同的抗爭團體,包括”拘留者家族會”(1980年組成)、”518光州義舉遺族會”(1980年組成)、”518負傷者同志會”(1982年組成)等。這些團體每年5月18日,都在政府干預和鎮壓下,不屈不撓地舉行悼念活動,並漸形成要求”查明真相”、”處罰責任人”、”賠償受害者”的共識。每當總統或官僚從漢城到光州訪問,死難者家屬都被監視及軟禁在家。而每次示威及抗議行動中,皆有民主人士被毆打拘捕。

1981年2月18日全斗煥到光州時,受難者家屬舉行抗議示威。雖然政府不容許人民公開談論”光州事件”及舉行紀念會,但受難者團體卻無懼當局高壓,如常在5月18日舉行悼念會及示威,50餘人被捕。1984年悼念會後示威,80人被捕。1985年”518受難者紀念碑建立及紀念活動籌備委員會”成立,舉行518悼念會及悼念彌撒,500人參加。1986年1000多名受難者家屬和大學生舉行悼念會及示威。

一些宗教團體每年舉辦悼念會。”光州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在光州發生武力鎮壓後,曾試圖呼籲當局停止屠殺人民,更派出神父到漢城宣講光州事件真相,以突破政府的信息封鎖,並派神父到羅馬促請教會呼籲韓國停止屠殺人民。該會在1987年第一次發行了”光州事件”資料集、相片冊,並舉行7週年紀念活動。”天主教正義具現神父團”(具現即實踐之意)更發表反政府聲明,並放映從德國、日本帶回來的”光州事件”錄像帶。

大學生在揭露政府企圖掩飾”光州事件”及查明真相的過程中,一直擔當重要的角色。每年的5月18日大學生都試圖舉行悼念會,一些學生更為了要求懲辦元兇而自焚。韓國人民此前一直視美國為友邦,在”光州事件”期間,一艘美國航空母艦駛到光州近海,光州市民滿心歡喜,以為美國會幫助他們,豈料此航空母艦是美國給韓國政府使用武力鎮壓的後盾。美國對全斗煥鎮壓人民的縱容,使得5 18事件之後韓國民間長期存在著反美情緒,在青年學生中尤為強烈。1980年和1982年,大學生兩度在駐韓美國文化院縱火表達抗議。

1980年及1985年,兩名工人為要求查明”光州事件”真相而自焚。

1981年,韓國爭取到1988年奧運會主辦權。當時的韓國,經濟上已然騰飛,邁入”亞洲四小龍”之列,但在政治及文化上尚缺相應的地位。韓國當局希望利用奧運契機確立韓國正面的國際形象。而隨著漢城奧運的日益迫近,民主化浪潮亦風起雲湧,民間要求改憲和總統直選以及為光州事件正名的呼聲日益高漲,當局則頑固抵抗。專制當局鎮壓民主的行徑,它與在野黨激烈的公開對立,引發國際社會深切憂慮,一些體育界名人建議易地辦會,取消漢城舉辦奧運會的資格。

1987年4月13日,全斗煥發表講話,一改前幾月表演的開明秀,悍然決定在1988漢城奧運會之前”停止有關修改憲法的討論”,下屆總統仍將按現行憲法由占選民人數比例極小的”選舉人團”選舉產生。他還威脅要”嚴懲暴力和破壞社會安定的行動”。全斗煥的”重大決定”宣佈當日,韓國11所大學4000多名學生舉行了抗議示威,要求全斗煥下台。4月17日,40多所大學的16000多名學生在各地遊行,並與警察發生衝突。19日,為紀念1980年四月抗爭,4000多名學生與漢城市民集會、遊行,300多人逮捕。天主教大主教金壽煥號召160萬天主教徒為在韓國早日實現民主而祈禱。1987年6月,全國爆發了大規模遊行示威,百萬人走上漢城街頭要求改憲。僅在6月10日至26日半個月間,韓國各地共爆發2145次示威,參加人數多達830餘萬。這是全斗煥上台以來規模最大、衝突最烈、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政治鬥爭,史稱”六月抗爭”。

全斗煥妄想重蹈覆轍重演光州事件,動用武力鎮壓,然而,情勢不對了。

當時美國明確表示反對韓國當局鎮壓。6月27日和7月1日,美國參、眾兩院先後一致通過了《促進韓國民主化決議案》,支持韓國民主化,要求韓國當局舉行自由公正的選舉。在這種局勢下,若韓國當局頑固鎮壓,則有可能喪失奧運會主辦權,這一致命打擊將導致政局不穩。在美國和國際奧委會嚴厲警告下,內外交困的韓國軍政府被迫全面妥協,接受憲改方案,軍事獨裁統治在韓國宣告終結。

6月29日,執政黨民主正義黨總統候選人盧泰愚發表宣言,接受反對黨的八項主張,即:一、實行總統直接選舉制度;二、實施公正選舉法;三、對受監禁的政治犯實行大赦;四、保證基本人權和法治;五、保障新聞自由;六、實施地方自治;七、確保政黨的基本權利;八、保障社會穩定,促進公共福利。7月1日,全斗煥宣佈接受盧泰愚的方案。7月10日,全斗煥辭去民主正義黨總裁職務。同日,反對黨領袖金大中獲得特赦,得以自由開展政治活動,全力投入競選,同時支持舉辦奧運會。

1987年10月,韓國國會通過了修改後的憲法,並就新憲法進行全民公決,獲93%的公民贊成通過。這部被稱為”第六共和國憲法”是第一個在執政黨和反對黨妥協基礎上的憲法,規定:總統直選,任期五年,不能連任;取消總統宣佈緊急狀態和解散國會的權力,確立了人權的神聖不可侵犯,保障多黨制原則。1987年12月,在總統直選制選舉中曾領導民主化運動的金大中和金泳三發生分裂,致使民主正義黨候選人盧泰愚以36.6%的選票當選,這是韓國歷史上首次實現總統職位和平的按程序更替。

伴隨著韓國民主化政改進程,朝野開始打破禁忌,”光州事件”得到公開討論和關注,受難者可以在國會聽證會上講述所遭受的迫害,新任總統盧泰愚亦公開致函受難者家屬,認同”光州事件應被視為民主化過程的一部分”,”光州事件”開始擺脫從前被認定為”共產主義者的內亂陰謀事件”的定性而被視為”國家民主化運動的一部分”,但對”查明真相”、”處罰責任人”等方面的問題,則仍未解決。

1988年9月17日至10月2日,第24屆奧運會在漢城舉行。160個國家和地區的9421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這兩個數字都大大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屆奧運會。它為韓國提高自己在國際上的政治經濟地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漢城把第24屆奧運會辦成了一個體現綜合文化的運動會,而文化與新聞的開放交流又為韓國在世界上樹立了新的形象。漢城奧運會的輝煌成功,其象徵意義在於用體育和文化的手段為韓國的政治轉型和經濟發展打開了大門,對韓國民主化提供了巨大的助推力,於是漢城奧運會成為韓國現代史上的重要轉折。

奧運會之後,光州518事件很快被國會重提。1990年2月金泳三和金鐘泌領導的兩個在野黨同盧泰愚領導的執政黨三黨合併成立民主自由黨。1992年12月,執政黨候選人金泳三在第14屆總統選舉中獲勝。1993年,第一位非軍人總統金泳三上台,承諾為1980年光州518運動死難者建立國家公墓。

1994年”518紀念財團”創立,是為將”518事件”賠償金髮還給受害者而設立的合法團體。同時,抗爭受害者們起訴全斗煥和當時的主要軍人共35名,展開法律訴訟行動。1995年7月經調查後,政府決定不起訴有關加害者,理由是”成功的內亂不能被處罰”,引起廣泛輿論批評。518有關團體長時間靜坐抗議。

1995年10月27日,曾協助全斗煥鎮壓”光州起義”的前總統盧泰愚在自己家中含淚向國民發表”謝罪演說”,承認在他任期之內,收取捐款積累成政治資金約5000億韓元(約合6.5億美元)。11月16日,韓國大檢察廳以違反特定犯罪加重處罰法、涉嫌受賄罪,將盧泰愚逮捕歸案。11月24日總統金泳三指令制訂”518特別法”。11月30日檢察廳成立特別偵察本部,調查518事件真相。12月3日全斗煥被扣留監禁。1996年2月28日全斗煥及盧泰愚等16人被起訴。8月26日法庭認定他們的”軍隊叛亂和內亂罪”及”內亂中的殺人罪”成立,全斗煥因”叛亂、內亂首惡罪”被判死刑,盧泰愚因”叛亂、內亂主要任務從事罪”被判監禁22年6個月。至此,”光州事件”在法律上獲得平反。12月16日全斗煥及盧泰愚向高等法院上訴,最後全斗煥被判無期徒刑,盧泰愚被判入獄17年。1997年4月17日,終審法院判全斗煥無期徒刑和罰款2628億韓元。1997年12月22日,原反對派領袖金大中當選總統,與金泳三協定,為了國民大統合,特赦全斗煥和盧泰愚。此舉在民間引發爭議。

如今,5月18日已成為韓國的”國家紀念日”,而光州則成為人權和自由的聖地。每年的5月18日,光州都舉辦關於人權、民主、自由的國際學術會議和有關的美術展覽會、音樂會、聖地巡禮(墓地參拜)等等。現在光州城有許多地方以”518″命名:如518民主廣場(即全羅南道道廳前的廣場)、518紀念公園等。”518公墓”於1997年落成,得以將分葬在幾處的烈士遺體歸葬一處。位於墓地中央的是”518″民眾抗爭追思塔,下面數百座墳墓的碑文上寫著死難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大多數是1960年前後出生的大學生,死時年僅20歲上下。公墓內還有一座”遺影奉安所”,供奉著518事件中死難者的遺像靈位。公墓內的資料館週而復始連續播放著”518真相”錄像片,長達一個多小時,幾乎原汁原味再現了那段血淋淋慘不忍睹的歷史。每年的518紀念日,韓國總統都要來518公墓發表演講,緬懷追思長眠於此的先烈們對韓國民主化做出的犧牲奉獻。

光州起義敲響了韓國軍人獨裁統治的喪鐘,加速了韓國民主化進程。民主化後的韓國幾任總統金泳三、金大中和盧武鉉以及中國大陸對岸台灣的陳水扁,都免不了貪腐的質疑,雖然民主制度無法杜絕腐敗,但民眾至少有了監督腐敗的權利,尤其是有了讓腐敗領導人下台的權利。民主制度下的韓國和台灣民選總統,都是選民們用選票選出來的,他們沒有權力用暴力恐嚇甚至動用軍隊鎮壓人民,讓人民在專制恐怖下戰兢不安乃至流血犧牲;他們也沒有權力掩蓋腐敗的真相,禁錮反對者的聲音–批評政府和領導人本就是媒體和公眾的自由權利,違背民意的領導人,公民可以通過合法途徑彈劾罷免,還可到期用選票替換。正是有了這樣的民主機制,韓國人不再擔心光州的悲劇重演,台灣人不再恐懼二二八和美麗島,再沒有人因為批評、反對手握權力的人而被控”煽動顛覆政權罪”投入監獄,民主制度剷除了血腥鎮壓民眾製造悲劇的獨裁者誕生的土壤。在這樣的制度下,仍會有正常的利益糾葛和政治博弈,但不會因利益分歧而導致激烈的社會動盪與流血衝突。倘若那些長眠地下的英靈有知,亦會為他們付出生命代價的理想終得實現而感到欣慰吧?

2008年5月

──原載《民主中國》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組圖:韓國慶祝3400萬中國人「三退」
【韓國留學心語】勢頭強勁的「韓流」(3)
韓通姦釋憲案 兩性大攻防
國際救援隊進入中國地震災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