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中醫業界聯盟反對C-51號法案

人氣 41
標籤:

【大紀元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廖青溫哥華報導)自加拿大聯邦政府衛生部C-51「食品與藥物法案」修正案進入二讀辯論程序之後,華裔社區內中醫業界對此新法案的憂慮持續發酵,抗議呼聲不斷升級。近日大溫地區的中醫師、教育工作者、商戶等中醫藥從業人士成立了「反對C-51號法案聯盟」,將發起系列抗議活動,並向公眾徵集市民簽名,以此呼籲聯邦衛生部給以中醫藥療法更公平的政策。

「反對C-51號法案聯盟」5月30日舉行了新聞發佈會,卑詩省註冊中醫針灸師工會會長李永州、溫哥華國際中醫學院院長呂聰明、加拿大心靈與療愈研究院院長邱麗蓮、加拿大中醫針灸師總會會長于存海、中醫藥事業商會的李道志、藝海參茸藥業集團老闆羅永光、加中工貿理事會會長伍澤湧等本地中醫業界人士均到場表達他們對此新法案的關注,足見本地業界人士對此事件的關注。

據「反對C-51號法案聯盟」的資料透露,聯邦政府在今年4 月8日提出C-51「食品與藥物法案」修正案,本月初進入了二讀辯論程序。按照目前C-51的規定,所有天然健康產品,其中包括傳統中醫藥、食補中藥材將與西藥歸入同一類別,以西藥的審批和測試方式,進行管理。

由於新法案的反對聲音很多,聯邦衛生部長甘禮民(Tony Clement)5月15日特為此做出了回應,強調C-51不會改變對天然健康產品的管理方式。然而加拿大心靈與療愈研究院院長邱麗蓮,在出席30日 「反對C-51號法案聯盟」新聞發佈會中,對甘禮民的承諾表示懷疑,她指出由於目前C-51將中醫藥、食補中藥材都歸類於西藥類,那麼就意味著這些中藥和食補中藥材都要向西藥一樣進行臨床試驗後才能合法使用,而通常西藥的臨床試驗期為5至10年。

據溫哥華國際中醫學院院長呂聰明介紹,中醫與西醫本身體系不同,而且中醫藥方多為復方藥,需要各種藥材的藥性共同產生作用,這與西藥有很大的區別。


溫哥華國際中醫學院院長呂聰明向記者展示中藥青皮,實際上就是桔子皮,這也是中藥中的常見藥品。(攝影:廖青/大紀元)

加拿大中醫針灸師總會會長于存海也表示了他對此的關注,他說:「傳統的中藥有500至600種,中國人煮食中所用的花椒、大料和茴香等都是藥材,廣東人喜愛的補品湯中有黃芪、黨參也是中醫常用的藥材。」他表示並非要與政府作對,政府對中醫的管理也是應該,但是要考慮和尊重多元文化的背景因素。

本地中醫業界人士也擔憂,如新法案通過,大批中藥與補藥要通過與西藥一樣的試驗審批過程,將造成中藥的成本大幅上升,民眾看中醫的費用也會隨之高漲。為了使得更多市民瞭解事件進展,「反對C-51號法案聯盟」成立了相關的網站:http://www.acoalitionagainstbillc51.com,市民可登陸查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人權聖火走進溫哥華人心裡
大溫哥華市素里入選2010冬奧會協辦城市
溫哥華的列市與青島、廈門締結姊妹城市
加國研究:蹺家青少年至少1/3曾遭性剝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