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小百科:熱帶氣旋

【大紀元5月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六日電)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是發生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由水蒸氣冷卻凝固時放出潛熱發展而成的暖心結構。熱帶氣旋一旦登陸或移動到溫度較低的洋面上,便會因為失去溫暖、潮濕的空氣供應能量,而減弱消散,或失去熱帶氣旋特性,轉化為溫帶氣旋。

在北半球,熱帶氣旋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依順時針方向旋轉。北半球發生的熱帶氣旋,首先朝西北方向移動,其後再轉東北方向移動;南半球發生的熱帶氣旋先朝西南方向移動,其後轉東南方向移動。

伴隨熱帶氣旋的強風、豪雨等可造成嚴重人員傷亡或財物損失,但熱帶氣旋也是大氣循環組成的一部分,能將熱能由赤道地區帶往較高緯度。

不同地區習慣上對熱帶氣旋有不同稱呼,西北太平洋沿岸的中國、南韓、日本、台灣、越南與菲律賓等地,習慣上稱當地熱帶氣旋為「颱風」。

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地區則慣用「氣旋風暴」(Cyclonic Storm)或「氣旋」(Cyclone)稱呼熱帶氣旋。而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沿岸地區則習慣按照強度稱當地熱帶氣旋為熱帶風暴或颶風(Hurricane)。

氣象學上,只有風速達到某一程度的熱帶氣旋才會冠以「颱風」或「颶風」等名字。

相關新聞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發起募款  救援緬甸
緬甸軍政府若救災不力 恐再掀起政治動盪
緬甸災情慘重  東南亞國協呼籲國際伸援手
不顧風災災情慘重 緬甸決如期舉行新憲公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