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蓋館留名 不如拚政績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信宏/特稿

苗栗縣政府要興建「馬英九奮鬥館」,拚觀光?拍馬屁?正反雙方各有論點,但從政治意涵、觀光發展或社會觀感三個面向探究,縣府有必要三思而行;無端被捲入爭議的馬英九總統,更應開金口表態:「愛我就不要害我」。

就政治意涵而言,這應該不會是馬英九交辦指示,而是奉承拍馬屁文化下,縣府自創的「傑作」,國民黨昔日威權統治時,為兩蔣造神,如炮製蔣介石受魚兒奮力往上游的激勵而奮起等假故事,做為學生必讀教材等,於今只讓多數人民厭惡,國民黨再度執政,應謹記殷鑑不遠,何況「消費馬英九」反陷馬總統於不義。

從觀光發展來說,「飯店教父」嚴長壽在「我所看見的未來」一書中,提到推動觀光不應只為了賺錢,應和全世界做朋友;觀光客的品味會隨社會文明和旅遊經驗改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需求和期待。

縣府堅信「馬英九會帶來消費」,這是看中馬英九正紅得發紫,但時間會流逝、馬迷熱情也會遞減,未來「馬奮館」是否會淪為「蚊子館」?文化觀光要長期培育耕耘,無法一蹴可幾,縣府「一天八百人、一年七千萬」的算盤,恐禁不起考驗,藉由馬英九拚觀光的說法,更是粗糙淺薄!

再依社會觀感,油電飆漲,物價上揚,民怨不絕,九千萬元能做很多事,卻花在建馬奮等兩館上,民意會如何看?用觀光包裝政治,人民看不出來嗎?

馬英九才上任十天,目前還沒見政績,只見油價調漲民怨,如任內政績不佳,「馬奮館」豈不反成歷史諷刺?如任內拚出政績,不用建館也會留下奮鬥好名聲,又何必鋼筋水泥建築紀念?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