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億萬富翁「無家可歸」 義行可欽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6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好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美國一位億萬富翁賣盡資產,無家可歸,乃改住旅館。他現在念茲在茲的,是作一些有益社會貧苦大眾的工作,讓自己的一生活得更有意義。

伯格魯恩(Nicolas Berggruen)今年46歲,估計擁有淨資產30億美元。他是透過第一流的價值投資,而成為億萬富翁。如今他轉換策略,想做一些有利百姓的事。

富豪存在的價值,在於濟弱扶貧

現在的超級富豪,包括年輕的伯格魯恩,越來越在意在有生之年留下一些供人懷念的貢獻。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他正投資數百萬美元擴大他的資產,包括擁有柬埔寨的稻田、土耳其的風車農場、奧勒岡州的酒精廠,以及全世界許多貧民區內閃耀的摩天大樓,以救濟社會貧苦大眾。

他表示以前自己的財富是從投資金融市場獲利,如今他將投資造福於真實的世界,將家產花在正當用途,做一些改善人民生活,影響好幾個世代的工作,讓大家獲得好處。

伯格魯恩加善社會的義舉並不孤單,Google的創辦人布藍森(Richard Branson)、CNN新聞頻道創始人特納(Ted Turner),以及許多新生代的企業家,都投身於社會救濟事業。

康乃迪克州的Prince & Associates財富研究公司總裁普林斯(Russ Alan Prince)表示:「這些富豪越來越關心自己有生之年的作為,是不是令人懷念。有些人希望有所作為,因為他們瞭解,此時不作,將來就沒有機會了。」

伯格魯恩的傳奇軼事

伯格魯恩原先在佛州私人島嶼擁有華廈、在紐約坐擁奢華公寓,後來他改弦易轍,杜絕奢華,賣掉所有資產,改住旅館。現在連唯一的一部汽車也可能要賣掉。他既未婚,亦無子嗣,正打算將財產付託一家私人基金會與一家藝術博物館。

他有一次在紐約市東區的旅館接受訪問時表示:「住豪宅,顯身份,對我已經沒有吸引力。物無恆主,人生短暫,讓我們的所作所為留下貢獻,才是可長可久之道,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價值。」

伯格魯恩的致富頗為傳奇,其父為德國知名的藝術品收藏家,與畢卡索為知交。伯格魯恩在法國與瑞士長大,希望成為一名作家,後來他研究卡繆、沙特及其他存在主義者的理論,言行不再墨守家規。

他17歲時到紐約大學就讀,並開始用自己零用的幾千塊美元從事投資,兩年後他畢業,開始投資股票、債券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不久,他買下別人的整個企業,據估計,他的「伯格魯恩投資公司」淨資產超過30億美元。他有一項最賺錢的事業是買下一家不景氣的眼鏡公司,更名為FGX,然後擴大生產線,加強管理,結果獲利良多。

他還在葡萄牙成立Media Capital公司,擁有報社、電視台、無線電廣播臺、雜誌與國際網路公司,不過現在已將它們全部售清。

伯格魯恩長得一副娃娃臉,他雖富甲一方,但外人對其所知有限。他躲避媒體,雖然已經夠格,但從來沒在富比士的富豪版上出現過。曾有過一家荷蘭的雜誌簡介他的生平,他立即買下該期所有的雜誌,將它們銷毀。

他的個人習慣在同僚與朋友間也頗傳奇。他每天工作12至14小時,偏好在旅館或餐廳處理事情,很少到世界各處的辦公室走動。他在紐約時,常一面快步在中央公園走動,一面以手機處理公務。

伯格魯恩喜食巧克力,每天只吃兩餐,其中一餐常常是巧克力蛋糕。其友德州太平洋投資集團創辦人龐德門(David Bonderman)與他長途跋涉喜馬拉雅山,龐德門騎著一匹馬,伯格魯恩則帶著一大包巧克力上山。

造福社會的義舉可嘉

他常奔波不休,去年坐著他的專機,共花了250個小時跑了全球80多個城市。
近年他逐漸投入心力於社會責任,鑑於石油飆長,他尋求替代能源,收購奧勒岡州一家最大的酒精工廠。經過研究,他發現世界的糧食被用來作為燃料的情況越來越多,其產量已不符需求。於是他組成農業專家小組,著手研究增加農作物的生產。

他買下澳洲數萬英畝的土地,計劃生產穀物。此外,他正商議購買世界其他地區的土地,與幾個國家的政府協商出租土地,作為栽種樹薯、玉米、稻穀、橄欖與其他莊稼之用。

從生產食物計劃中,他瞭解投入資金可以解決許多社會問題。他說:「政府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所以就讓市場需求來幫忙解決。」

在房地產方面,伯格魯恩致力都市化工作,他投資復甦內陸城市,與同夥大量買進紐澤西州紐華克市區的土地,建造多用途的辦公室、住家與零售店。此外,他在印度、土耳其與以色列也進行類似的計劃。

伯格魯恩正計劃運用他的基金會,處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他現在還在收購藝術品,不過這些東西最終還是會陳列在博物館,回歸大眾。

他說:「我買的這些藝術品現在暫時收藏起來,因為我沒有家可以懸掛擺放。」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原來人們認為,經濟的下滑並不會影響富人的生活。但美國富人財富調查中心4月份的一份調查表明,美國10%的最富有家庭中,有一半以上決定在一年之內要節省開支。不過,另外45%的被調查人還是打算在食品和服務設施方面 增加消費。
  • (大紀元記者林之昊編譯)入學哈佛競爭激烈,每一個名額就有14個學生競爭。儘管擠破頭,還是非常值得。不僅因為哈佛是全美第一塊牌子,另外350億美元的基金使其擁有一流的師資和設備,同時,哈佛的畢業生最有可能成為億萬富翁。
  •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Telegraph News)新聞,現年58歲的東京流浪女達子堀川(Tatsuko Horikawa),因擅自入宿福岡一位獨居男子家中的儲櫃長達1年,5月31日被警察逮捕。
  •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1723-1790)出生於蘇格蘭,確切的出生日期已經不可考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在1723年6月5日的可可卡地受洗成為基督徒。
  • 【大紀元6月5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貧民窟今天破曉前發生大火,一大片簡陋的房屋付之一炬,造成兩千五百人無家可歸,另外,還有一家三口命喪火窟。
  • 【大紀元6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五日電)富比世雜誌(Forbes)首次發表台灣富豪排行榜今天揭曉,國泰金控蔡宏圖家族以財富淨值八十五億美元高居榜首。根據富比世調查統計,台灣前四十大富豪淨值七百七十億美元,高科技與金融領域表現亮眼,隨著馬英九新政府改善兩岸關係政策影響,房地產和觀光業後勢可期,經濟前景樂觀。
  • 最賺錢的性格正是堅韌。堅韌的性格帶來樂觀的自信、每天的努力和不懈的堅持,雖然不能讓人第一個抽到幸運簽,卻可以讓人最后一個拿到財富的金鑰匙,登上成功的客船。
  • 【大紀元6月6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南韓一名資產上億美元的富翁透過婚姻介紹所,為年近四十歲的獨生女覓夫婿。
  • 歷史已經走入了二十一世紀,我們同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類,緣份已經不小,如果您能看到我寫給您的這封信,更說明您我今生有緣。對於自已的親人和朋友,把自已認為有價值的物質或精神的財富與之相分享成了千百年來人們表達友誼與愛的主要方式。今天我所送給您的是一份特殊的禮物,我要把一件關乎您的生死存亡的一件大事的來龍去脈告訴給您,如果您能讀懂我的這份心意,那將是本人最大的心願。
  • 億萬富翁一場夢千金散盡還復來除了股市專業分析軟體,邱耀鋒把辦公室多半空間設計為教室,由專業老師開班授課,教授股票相關知識。(自由時報記者卓怡君攝)除了股市專業分析軟體,邱耀鋒把辦公室多半空間設計為教室,由專業老師開班授課,教授股票相關知識。(記者卓怡君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