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外賣》 真實呈現外賣勞工生活

人氣 33

【大紀元6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節編譯報導) 在紐約市,由於送貨員比比皆是,所以他們的存在容易遭到忽視。然而也就是在紐約市,送貨員所扮演的角色,比起其它城市,更可說是那裏居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環。而外賣員的角色,在《外賣》(Take Out)這部電影中讓人一覽無遺,倍感真切。

《外賣》這部電影描述一位華裔送貨員努力工作掙錢,以還清他對當初幫助他偷渡入境美國的人口走私販子的欠債。片中並探討這些送貨員生命的頑強與脆弱兼容的特性。

觀看電影的觀眾有感而發地說,時常會看到街上有送貨員,無論風吹日曬,風雨無阻地處送貨,可以看出他們頑強不懈的一面,但其背後辛酸故事卻鮮為人知。甚至當警察臨時找不著他們,只是暫時失去聯絡時,警方會先假設猜測其已死亡,顯示出其在國外生活的脆弱性:連基本保障都沒有。

而當觀眾看到電影情節中出現,送貨員遭到歹徒行兇搶劫時,場景逼真到,觀眾有急慾找人幫忙的衝動,也反映出了現實生活中這類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即使送貨員有時會引起人們關注,也大多和法令訴訟案件有關。而且,亞裔美國演員,所走的路線相當有限。大都限制於扮演匪徒、書獃子、精通武術的大師以及送貨員 。

由於《外賣》故事情節的逼真,使得這部電影被當成了寫實的記錄片。而且由於其資金不足,總資額約只有3000美元的預算,反倒加深電影情節的逼真度。片中出現的演員,許多也都是友情客串。場景也取景於一家位於西103大街(West 103rd Street)和阿姆斯特丹大道(Amsterdam Avenue)的一家真正的中國外賣餐館,並在餐館平日工作的時段拍攝。

這種做法也使得製片工作人員成功利用實況錄像,將片中場景更加寫實地呈現出來,使觀眾的體驗更為真實。該電影的情節場景效果是如此真實,以致有觀眾於觀看完片後,還熱切關心詢問片中主角現在過得如何?

該電影的真實性還歸功於其它真實場景,如片中演員穿上了與餐館員工相似的制服,以求逼真;拍片所使用的攝影器材,是以與製作記錄寫實片所採用的攝影器材相似的手提式數位相機;劇組同時納入在餐廳工作的真實員工入鏡,連餐館的真實顧客也客串演出;再加上,片中的場景大多為即興創作,像其中就有一幕是描述一對夫婦,妻子原本想到外面上館子吃飯,而丈夫卻已在訂購外賣了,這類的即興發揮表演都增添了該電影的真實性。

片中扮演主角華裔送貨員的姜先生(Charles Jang),雖是一名韓裔演員,因為其曾經到台灣學習過華語,講華語還算流利。他實際是在Google的銷售部門工作,並利用閒餘時間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在拍完這部片後,他有感而發的說想親自去探視那些在曼哈頓區內居住的非法外籍勞工,親身體驗其生活。他併發現,同樣為外籍居民,可自己卻算是相當幸運。他並決定以後一定要好好善待送貨員,多為其設身處地著想。

此片導演表示,拍片動機主要是拍攝那些被社會忽視與漠視的人,他並說下部片將拍關於一個非洲移民街道小販的故事,影名為「百老匯的王子」(Prince of Broadway)。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奧黛莉赫本首任丈夫法瑞爾過世  享年90歲
星光影展戶外電影欣賞會
《頤和園》遭北京封殺 導演五年不得拍片
吳志揚安排桃園山地學童體驗平地生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