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調查:奧運將至 北京面臨嚴重水荒

標籤: ,

【大紀元7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飛綜合編譯報導) 根據每日電訊報(Telegraph)新聞,一份由加拿大環境保護組織「國際調查」 (Probe International)所發佈「北京用水危機:1949-2008奧運」(Beijing’s Water Crisis: 1949-2008 Olympics)的報告中警示,北京目前正面臨嚴重水荒,中國將陷入經濟快速發展下所帶來的環境威脅。

美聯社亦進一步表明,北京在未來5至10年內就將面臨水荒。目前嚴重水荒已置北京城於經濟崩解的危機之中。

北京水資源危機

「國際調查」報告提到,水資源短缺的嚴重程度,將迫使北京減緩工業發展;為確保水荒不再繼續惡化,必須在未來幾年內,控制人口增長。不斷擴大的用水需求,正造成中國環境與經濟的空前危機。

這對距奧運不到6週的時間而言,的確是一項險峻的考驗,因為奧運的事前準備工作讓北京用水情況更糟糕。諷刺的是,中共宣稱2008年北京奧運是世界上第一個「綠色奧運」。為迎接奧運,北京官方已經建造許許多多人造湖、水舞池以及新公園,總總將耗去約2億立方公尺用水;這個數字相當於8萬個奧運級游泳池的水量。

「國際調查」報告中指出,目前北京200多條河川與溪流已經乾涸,蓄水庫儲水量幾乎是零。北京市的輸水道被人為變更至新的綠地與城市周圍,即使遠在中國中部與北方的河川也被渠引至北京,以供應基本用水。

「國際調查」政策研究主任萊德(Grainne Ryder)表示,目前北京每年每人可供使用水量已低於200立方公尺(約7,060立方英尺)。若以國際標準來看,低於1,000立方公尺就將面臨缺水危機。

北京城裡,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水源供給來自於地下水,現在北京正使用儲備於1,000公尺深(3,280英呎)的戰時緊急用水。不僅如此,北京今年也已使用河北省的水庫儲水,更計劃從2010年起調撥長江水飲用。

萊德建議北京政府也許應該考量關閉污染環境與用水的工業,畢竟整座城已經瀕臨過飽和,無法再支持多餘的基礎建設或是攀升的人口量了。北京正不斷耗盡中國其他區域的水資源,如果說水荒危機情勢擴散,都是和援助北京用水有關也不為過。

中國南水北調工程

「國際調查」幾年前就曾經質疑過中國水利政策,如:三峽大壩工程以及進行中的南水北調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被批評耗資巨大、涉及規模廣大的移民問題,實際調水量卻很少,無法發揮真正的經濟效益;枯水期間更影響長江河道航運,增加長江口鹹潮侵襲頻率,直接引發生態危機。

南水北調工程就是從長江上、中、下游調水,以支應西北與華北各地用水,即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中線工程和東線工程。其中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北段網絡共200英里(約322公里),幾近完成。

萊德評論,即便南水北調工程在5年之內可以解決中國北方用水不足的問題,但是她仍指出:「我現在便可以想像到未來南水北調工程,終將因中國經濟崩潰而停止。」

即便南水北調的工程引起了海內外水利專家的質疑與爭論,針對「國際調查」報告結果,中國農業科學院姜文來,駁斥內容誇大了北京缺水的嚴重性。他說:「目前北京每年使用5億立方公尺的再生水,相當於一個國家用水量的標準。」姜文來十分看好正在推動的南水北調工程,他指出10年後這項工程將為北京帶入120億立方公尺的長江水。

解決水荒的燃眉之急

中共官方坦承南水北調工程所衍伸的後續性嚴重問題,卻仍拒絕執行「國際調查」報告中所建議的一項主要改良措施–加強效率管理。

「國際調查」提倡成立一個特殊機構來監控整個給水系統的必要性。萊德指出,「在中國目前並沒有一位專職機關負責此事,同時卻有很多單位工作重疊,造成誰都不管事。所以,一個專責機構的成立,監督何者該做、何者優先處理將是當務之急。」

該報告也建議,中國政府應該採取較高的水費機制,讓人們更節約用水。目前北京的水費每立方公尺是0.54美元(約人民幣3.7元、新台幣16元),巴西為0.65至0.8美元之間(約人民幣4.5至5.5元、新台幣20元至24元),英格蘭為2.2美元(約人民幣15元、新台幣67元)、威爾斯則為2.7美元 (約人民幣19元、新台幣82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人權會揭中共海外滲透 親共方無人回應
馬來西亞退黨中心聲援「全球退黨日」
貴州當局大肆抓捕甕安縣抗議民眾
貴州甕安當局大搜捕 周永康曾作重要批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