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防盜系列:防盜預警裝置(一)

人氣 51
標籤:

【大紀元7月11日訊】除採取室外防禦措施外,在房內安裝一套防盜預警裝置也是很好的防盜辦法。尤其是住在偏僻地方或經常出遠門的人,家裏安裝防盜預警裝置會更安心一些。

防盜預警裝置的類型

市面上的防盜預警裝置主要有兩類,門窗預警裝置(perimeter alarms)和室內預警裝置(area alarms)。

門窗預警裝置就是一組安裝在窗戶和門上、具有磁性接觸面或箔帶式的感應器。當門或窗戶被打開或撬開時,這些感應器就會牽動警鈴,發出警報聲。

目前市場上有一種小巧的塑料碟狀感應器很受歡迎,一般都安裝在窗戶的拐角處,能夠快速感應到物品撞擊時發出的聲波。當竊賊撬門窗或打碎玻璃時,警鈴就會響起來。

這種感應器還可以和運動偵測器配合使用,在房屋裏沒有人的時候能夠起到更好的防盜作用。

室內預警裝置是由一組式樣不同、具備不同功能的自動電子感應器組成,能夠感應到燈光、壓力、溫度、聲音及物體運動等的變化。例如,光電感應器能夠感應到光束受阻;紅外偵測儀能夠感覺到體溫;微波裝置能夠通過高頻率無線電波探測到物體運動;聲音傳感器能夠偵測到強行入室的聲音等等。

不管是門窗預警裝置還是室內預警裝置,感應器都是通過電線或無線電傳輸器與一個中心控制板連接在一起的。無線系統比較容易安裝,但更換電池很麻煩,很貴,而且不容易測試其運行效果。

報告裝置

偵測入侵者只是預警裝置的一個功能,它還有報告功能,能夠讓人得知房間內出現了緊急情況。報告裝置往往很簡單,就是一個警鈴、警笛或喇叭。

為了達到效果,報告裝置的聲音要大,不但要嚇著入侵者,還要讓周圍的鄰居都能夠聽到。加拿大安全檢測實驗室(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of Canada, ULC)建議警鈴的聲音至少要達到105分貝。但安裝報告裝置前最好先查一下當地法規,因為有的地方會限制報警聲的高度。通常,警報聲響起的時間要比報告裝置被觸動的時間滯後15到30秒。

預警裝置在觸動警笛的時候,最好能夠將屋外和院子裏的燈也同時開啟,這樣有甚麼情況發生時,鄰居和巡邏的警察立刻就能夠注意到。

另外,要將報告裝置安裝在人們碰不到的地方,再在其外面罩上不銹鋼的盒子,這樣就不會稍不注意就發出警報聲。

警報聲響起時,如果有人在家,應當先去小心查看一下,如果真發現有人進入,最好不要去驚動,待在臥室裏打電話報警。

但如果主人不在家的時候警報聲響起來,往往也不一定有人去管。因為人們太常聽到各種各樣的警報聲了,已經習以為常,不會想到有甚麼大事發生。而這正給竊賊提供了可乘之機。

因而如果家裏安裝了預警系統,最好提前告訴鄰居,並讓他們聽一下警報聲是甚麼樣的。另外,請鄰居在聽到警報聲後給家裏打個電話,如果沒有人回答或有甚麼異樣,就請他們代為報警。

還可以在最信任的鄰居家留一把鑰匙,這樣如果有情況發生時,鄰居就可以協助警察入室調查,並留在室內照管。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復古風尚重出江湖
巧妙利用鏡子 居室凴添情趣(上)
西葫蘆:夏季餐桌上的清新之選
容易沉浸在活動中? 專家:你的心比較健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